返回

【081章】 种养项目 极品地主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有了电动脱粒机,村民们的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两千多亩稻田很快就被收割一空。

稻谷脱粒后,被均匀地晾晒在晒谷场的水泥地上,高原炙热的阳光和干燥的风迅速让谷粒干燥,这一切只不过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转眼之间,原本一片金黄的原野变得光秃秃的,只有一些心怀不甘的鸟雀不时地在原野上出没,从地里寻觅散落的稻谷。

对于银杏村的村民来说,稻谷收割完毕并不算结束,因为接下来他们需要翻垦、平整土地,刚在霜降之前把春小麦播下去。

银杏村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适宜种植小麦和水稻,因此在过去的数百年以来,银杏村村民的生活比附近的村寨要显得富足一些,至少能够保证不饿肚子。

虽然现在的银杏村收入大增,但是对于农民来说,不断从土地耕耘中获取食物,是一种永远无法磨灭的本能。

在萧风的计划中,湖边的土地用来种植绿色蔬菜无疑是收益最高的项目,只不过现在萧家农场还没有做出足够的示范作用,萧风也就不会强制村民们改变数百年以来的耕作习惯。萧风相信,只要萧家农场的绿色蔬菜找到销路,卖出好价钱,村民们自然会主动跟风。

无法使用机械耕种的银杏村全部都是用牦牛、黄牛等畜力来耕耘,因此在镜湖周边的土地上,游客们就看到了传统的农耕方式。

连日来,游客们对银杏村秋收、翻垦等耕耘方式的不断记录、描述,外带着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银杏村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如今现代化机械全面普及的年代,像银杏村这样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已经不多见了,毕竟南方很多精耕细作的地区也已经引入了各种小型的农业机械。更何况,银杏村周边的景色如此绝美,这使得游客们拍摄上传的照片充满了一种神圣的美感,更是平添了银杏村的几分魅力。

对于银杏村的村民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又什么特殊,因为祖祖辈辈数百年以来都是这样过来了。

但是,在城市居民来说,能够近距离观察、体验这种近乎自然的耕作方式,无疑是一种幸福。

这些年以来,国内的旅游产业在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品地主》最新章节网址:m.xhwx6.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