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电蜂 我的超级科技树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为了把对安全的追求做到最好,叶轩把蜂后的机身做成了高度只有二十厘米的菱形结构。

除非有人在蜂后的正下方拿石头砸中它,否则撞来的物体很容易就会沿着机身的倾斜角弹开,并不会对蜂后造成多大损坏。

不过蜂后无人机的设计飞行最大高度是一千米,正常巡航高度是三百米,谁能把板砖扔这么高?

除非是抗日神剧看多了,想象着自己能像人家一样拿手榴弹把天山的飞机炸下来。

综合这些因素之后,蜂后的造型看起来就带着些科幻的感觉,为了减少四个外挂双层旋翼的外层防撞壳在空气中的摩擦阻力,其横截面同样采用了菱形结构。

在电脑程序的随即风向模拟测试中,蜂后的平衡感竟然比黑蜂还好,而且其模拟出来的最大巡航速度达到了110公里每小时!

这种速度,完全能追上很多高速疾驰的汽车了。

出于对防撞设计的结构变化,却给蜂后无人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速度。

虽然对于蜂后来说,它本身的设计目的并不在飞行速度上,而是为了信息通信,但却给了叶轩另一个想法。

有着蜂后配合的黑蜂,更适合大范围的搜索任务,而因为黑蜂机动速度的限制,对远距离侦查缺乏快速反应能力。

所以,叶轩突发奇想,想再设计一款高速无人机。

想要获得更快的飞行速度,这种垂直固定旋翼自然需要再改,最好是改成类似二战时期的单翼螺旋桨飞机造型,利用机翼上下层空气流速不同进而产生升力,让飞机在跑道上爬升。

但这样的设计也有缺陷,那就是不能在崎岖地面上停机。

叶轩在网上找到了很多无人机厂家或者航模爱好者设计的单翼无人机,要么就是底下带着轮子从跑道起飞的,要么就是先打开螺旋桨,等产生足够推力后再手动抛出去。

无论哪一种,都没有野外迫降的能力,如果在动力耗尽前不能找到块平整地面,那基本就算是废了…

搜索无果后,他又找了当代军用飞机的图片翻了翻,结果还真给找到了一款符合要求的气动布局。

利坚国的鱼鹰运输机!

“怎么早没想到呢!”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