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山河不夜天[穿越]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逃墨必归于杨”,出自孟子尽心,原句是“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战国时期,并不如春秋那般百家争鸣,有三大学派比较为世人接受,这三者就是墨家学派、杨朱学派和儒家学派。“逃墨必归于杨”,是孟子评价这三大学派的话。意思是“抛弃了墨家学派,必然会走向杨朱学派。抛弃了杨朱学派,必然会走向儒家学派”。

总而言之,在孟子看来,儒家学派是正统,是所有学派的最终正道。

如果单纯地看这个题目,其实并不算特别难写。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要的是舍己救人,造福苍生。杨朱学派是利己主义,不管他人,不管天下,不损人只利己。唐慎一下子就能想出两种破题思路,比如从利己利人的角度来写,以墨家和杨朱两派,来宣扬儒家利己利人的思想。

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批判墨家、杨朱,尊崇儒家的前提下。

唐慎望着纸上的题目,又抬头看看远处的明远楼,深深叹了口气。

可是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当今圣上赵辅追求长生不老,修炼丹药,早已入了道家

杨朱学派,正是道家三大经典。

赵辅从未说过尊崇道家的话,甚至他十分看重儒家,每年的孔圣忌辰他都亲自写文悼念。可赵辅对道家的痴迷,朝堂众人举目共睹。李大学士出这个题目,并没有问题,但考生要是真的完全批判杨朱,或许哪一日金榜题名、官居一品时,就会被政敌捅到赵辅面前。

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谁知赵辅会怎么想

唐慎心想,无非就两种可能。赵辅不是个以言问罪的昏君,不会在意;赵辅在意臣子对自己追求修仙的批判。然而无论如何,若是哪日赵辅想要动臣子,这篇反对道家的文章就成了他问罪臣子的原因之一。

其他举人或许不会想这么多,可唐慎不得不想,也不能不想。

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这场会试,他满眼望去的,还有未来

闭上双眼,唐慎将脑海中的几个破题思路全部舍弃。他选择了最简单最不会出错,但也是最不出彩的一条路,然后提笔写下“观异端者忿戾冰兢,舍一求再以求旷逸,以墨之恶而归于杨,必曰何以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