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75 章 度量衡 穿越之海权时代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挡不住外敌入侵就是儒生的软肋,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最后被外敌亡国了,这就是你这套东西没用。

儒生们眼高手低的毛病,张煌言心知肚明,甚至他认为自己都是眼高手低的典范。

郑经的话说的不好听,张煌言却无法反驳,大明朝确实是在儒生的手里灭亡了,这没什么可说的。

在海口休息了几天,屁股上的棍伤完全痊愈之后,郑经再次返回昌化。黄安已经将从满清手里缴获的船只全部安置到昌化,改装成拖网渔船,用于对铁矿矿区的肉食供应。

田峒主在拿到银子之后,非常的给力,很快就在周边的村寨里给郑氏招到了三千多黎人青壮。这三千多人,何斌将两千多人用于昌化江支流的拓宽拓深,使得河流能够行走平底驳船。

其余一千人用于采矿,碎石选矿,最后将选出来的精矿砂装上驳船运到昌化港口再装到海船上运回承天府。为了方便碎石选矿,工匠们在河上建起水坝,拦水建造水车,利用水车提供动力。

水椎是华夏非常成熟的技术,是华夏最古老的利用自然制造的动力机械。在蒸汽机出现之前,水利机械一直都是最好的动力源。

随着黎人劳工越来越多,铁矿暂时已经用不到这么多的劳工,一部分劳工被郑经调配到后世的莺歌海,这里气候干旱,四季炎热是非常理想的晒盐基地。

建设盐田,最大的投资就是建设盐田,在水泥还没有发明出来的现在,修建盐池需要大量的砖石,这些砖石就是最大的成本。

这些投入又是必须要进行的投资,好在这些砖窑在盐田修筑完之后还能继续利用,用于修筑房屋。

郑经不可能在琼州府等待盐田建设完成,在安排好施工图纸,以及规划图之后,郑经带着第一批十万斤精铁砂返回承天府安平王城。

回到王城,郑经顾不上休息,连家门都没进就赶往为造船厂配套的军械制造所,有了稳定的精铁砂供应,郑氏的军工生产就会恢复起来。

军械所管事胡六给郑经行礼完毕之后,羞愧地说道:“王上,小人惭愧,到现在也没有仿制出合用的有膛线的火铳,有负于王上重托。”

“卡在哪里了?”

“膛线倒是容易弄出来,只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