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13 章 爹做这一切值了!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将来,儿子要开一所学校,从士农工商军四个方面来教学,想要入朝为官,可不能只懂四书五经,必须懂法;农方面,要培养那种可以用来改良农作物的大家,工就不只是手工了,而是……工业,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科技,要发展科技,比如儿子弄的拖拉机,纺织机械,还有火炮,这些都需要科技工业做基础,将来才能更加快速地发展。”

朱棣被朱高燨说得热血沸腾,他没有打断儿子,而是继续听他说道,“儿子知道爹的志向,想将北元余孽打得百年千年不敢越过长城,补给线就会非常长,怎么样把粮草运到前方去?儿子想过了,要用一种车,现在地上铺上轨道,那车就能载着粮草穿山过岭,爹想打到哪里,儿子就帮您把大军和粮草运到哪里!”

朱棣的鼻子有点酸,眼眶有点发热,他握住儿子略显瘦弱的肩膀,掌心里的热意透过薄薄的衣衫传递到他的身上,“好儿子,有你这番话,爹做这一切也都值了!”

朱高燨背对着他爹,也没有听出他爹话里的感动,兀自道,“爹,将来您若是把京城定在北平,北边不产水稻,粮食要从南边运过来,光一条大运河肯定不行,所以,儿子说的这种车,肯定要抓紧造。”

朱棣心头一惊,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好久才问道,“把京城定在北平?为什么?”

朱高燨腾地坐起身来,头顶重重地磕在他爹的下巴上,朱棣捂着下巴,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恨不得把这小子提起来摔出去,“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

“爹,儿子的头也疼啊!”朱高燨捂着自己的头,“又不是只有爹一个人疼!”

朱棣到底心疼这小儿子,忍了忍,站起身来,也忘了问迁都北平的事了,等出了营帐,他又后悔方才没有问清楚。

济南城里,盛庸和铁铉将全城饲养的牲畜撵出去,终于在四门开辟了一条道路,一时间,济南城里能跑的人差不多都跑了。

晁勉之安顿好了家人趁此机会追赶燕军,他的身后,盛庸和铁铉领着济南城的南军也追了上来,准备与平安一起围剿朱棣。

前面是平安领二十万大军,身后是盛庸和铁铉领的十万兵,两线朝燕军越逼越近了,战争一触即发。

朱棣的大营里,一圈人围在沙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