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开始大飞机的设计 重生1981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听完专家组的评估,我此时才深深的吸了口次冷气。我本以为在安225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可以造出,A8那样的大飞机,毕竟他们的尺寸大小差不多。可没到,专家几乎全盘否定了安-225的内部设计,外观也要有大的调。

吴老对我说:“东强我们详细论正过了,在安-225的基础上改成客机不是不行,但跟本没有航空公司买这么个一运行起来就赔钱的飞机。重新设计的方案是在运十的基础上模仿安-225的外部设计进行改进。这样一是省去了部分的设计时间,二是可以很快在国内进行资源合,毕竟运十的设计生产平台还在。上飞1985年-1994年国内共组装了5架麦道82,其中返销美国5架。1992年中美开始合作生产麦道9,机体的国产化程度达到7%。在制造民用大型飞机,必须要放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四项关键评价标准上。否则无法适应市场竞争。”

老贝(贝利亚科夫)说:“为保证研制的民用大型飞机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达到适航标准,必须首先突破1项关键技术:民用大型飞机总体设计技术、现代民用飞机的气动特性预测方法、民用大型飞机的噪声预测和减噪措施、民用大型飞机载荷确定技术、高效结构和强度设计技术等技术。除此之外,民用大型飞机的设计还需解决发动机、飞机机载系统与飞机的综合设计技术。我们预计以现在的情况,用最快速度大飞机也得1998年到2年能出产样机,24年能进行运营。”

王浩是大飞机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今年已经7多岁了,他在建国前就曾留欧美,是现在我国国宝级的飞机设计师。他说道:“利用全球资源利用上海优势,坚持自主创新是研制大型客机必须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双赢。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关起门来研制大型客机,而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充分利用上海的区域优势,以及现有的设计、科研、试验和生产等宝贵资源,建立以如意集团为主体,产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指出,中国如意航空航天的大飞机必须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制约大型客机发展的关键技术,使中国个客机事业向更高领域迈上一大步。要坚定不移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