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章 路振飞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五月里,燕京城正闹得不可开交,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和东厂太监王之心等把周延儒督师的真实情况和盘向崇祯帝托出。崇祯帝勃然震怒,下令五军都督府、兵部等大臣对周延儒“蒙蔽推委”等案情从公察议。

这清兵的尾巴刚刚离开燕京地界,一场大清算就已经拉开帷幕了。

不过燕京城的震动还波及不到江淮地界。

进入到五月里,江淮各地是真正的进入到了平静期,虽然有刘超余孽未消,可总体上看,江淮各州县都已经恢复了往日里的生活,除了数以万计的流民难民还叫人头疼之外。

“快点,把这车长砖运过来!”

“小心,小心点,别砸着人。”

清江浦对岸的清河县城外,大片的人头攒动,都正在工地上忙活的热火朝天。

以工代赈,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法子了,千万别觉得这是多么稀罕的妙招,人家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而再看看我大怂的百万厢兵,可不就是‘以工代赈’的典范吗?

路振飞现在也只能祭出‘以工代赈’之法。然后任凭江南的豪族士绅们肆无忌惮的把无数百姓化为他们的奴仆佃户。

只要有口吃的能活下去,还讲啥啊?

路振飞还要感谢两江的豪门士绅有钱人家多呢。

然后再来庆幸淮安不缺粮食。

官仓中轻轻松松就可以先期垫付‘以工代赈’的开支。而在闽地任职过兵备道,与郑家关系良好的他,也能通过沟通郑家,在获取大量便宜粮食的同时,再为郑家牵桥搭线,通过货物买卖而赚取利润,把此前的先期投入找补出来。

这是完全可行的一个法子。

作为东南海域霸主的郑芝龙,在海外利益广泛,那他自然就需要大量的货物。

闽省一地可不能够全满足的。

像高档瓷器和精美的绸缎,以及大量的生丝与布匹,以及大黄为代表的药材,这些大宗货物,和文具、工具、艺术品等五花八门的小玩意儿,这可不是八闽之地能以一己之力提供的。

明末的战乱严重损害到了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货物的短缺使得每年外来的白银都大大减少,这甚至都是崇祯年间银贵钱贱的一大缘由。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