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7章 第 257 章 清穿之皇长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殿试的结果一般在殿试结束后五日之内发榜。

新科进士榜单发布,可是京城中的一桩大事,随着旗人中渐渐开始认同科举,每年恩科殿试发榜的时候,只要感兴趣的人,都会跑到宫门之外围观。

不过相比之下,如果是大臣子弟,他们就对看榜兴致缺缺,哪怕是自己参考。因为熙朝传统,大臣子弟去考试,名词通常会压一压,这也是为了避免重蹈姜宸英、李蟠的覆辙。

这一年的三鼎甲都不是寂寂无名之辈,总的来说,都算是颇有来历。

状元王世琛颇有才名,他是明朝王鏊的的八世孙,父亲曾经是熙朝早期的给事中。此人字写得极好,文章文风朴实无华,殿试选取的题目是关于士人风气,文章对于士人浮夸之风批判的很深入。

但王世琛也没想到自己能得状元,他看榜的时候都傻了,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同名同姓?”

“王兄、世琛兄,没有看错,就是你!”同乡子弟憧憬又羡慕的看着他,“你中状元了!”

已经三十二岁的王世琛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同时,有两个人也迎来了人生巅峰,本榜的榜眼赵熊诏—都御史赵申乔的幼子,他写的文章是关于吏治的,还算有见地。

最后就是探花魏廷珍,他的文章也是关于士人风气,他已经四十岁了,曾经做过李光地的幕僚。此人经历曲折,还与何焯是同乡,曾经被何焯介绍给老八胤禩。

不过胤禩接触过得人多了,在那之后,魏廷珍就回乡守孝,直到今年回京会试。

这三个人没什么共同点,非要说的话,状元能文善画,才华出众。榜眼是官家子弟,这个有些出乎众人预料,但赵熊诏也不是轻浮浪荡之辈,倒也没人公开说三道四。而探花同李光地、何焯都有旧,何况此人经历曲折,胤禔倒还真对他有几分兴趣。

只是这次恩科,最让胤禔关注的并不是鼎甲这三位,而是二甲第一名孙嘉淦。孙嘉淦这一年二十八岁,殿试题目写的也是士风和吏治,他的文章并不在文采上出众,而是在骨气。

“文章朴实,并不过分用辞藻渲染,一直在围绕着题目。”弘晗看着这几分卷子,最后说道:“儿子以为,孙嘉淦的文章不同于状元的那种朴实,他带着点硬气。”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穿之皇长子》最新章节网址:m.xhwx6.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