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十三家之弊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从黄立的发型上,李来亨基本能够判断出他不是奸细。如果是清军所派,要剪辫蓄发的话,没有两个月长不了这么长。

而清军在两个月前就培养奸细,就为了现在打入明军内部,哪能想得那么长远,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何况,联络刘体纯等人,也需要时间。趁机观察一下这位黄先生,或者说疑似“朱三太子”,到底是不是在信口开河。

黄立也知道还未得到李来亨的全部信任,自然要努力表现,鼓舞其发动反击的信心。这可是关系到自己小命儿的大事,马虎不得。

虽然在表面上黄立稳如老狗,象是智珠在握的样子,可心里却慌得一批,生怕忽悠不住李来亨。

而李来亨经过之前的一番试探,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结论。吃饭期间便不多加询问,只是在闲聊中还是能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夔东地区山高水急,形势险要,进可出击两湖、豫西、陕南和四川,退可据险自守。”

李来亨话锋一转,说道:“但人烟稀少,生产不发达,在兵员的补充和物资供应上,都有很大困难。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正如是也。”

黄立深以为然,说道:“国公所言极是,利弊分析得透彻。敌强我弱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以一隅敌全国的形势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

“但满清虽然几乎占领了全部大陆,人心却未能安定。很多汉人,包括降清的汉官、汉将、汉兵,都心存大明。只要咬牙坚持下去,形势还是会出现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满清虽然基本上平定了大陆,但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也将逐步激化。

再过三四年,康小三便会擒拿鳌拜,这是满清内部矛盾的爆发;而外部,反清起义更是连续发生,几乎每年都有。

到康熙十二年,更有吴三桂起兵叛乱,席卷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

在黄立看来,反清复明依然有很大的号召力。诚哉天道好还,何况人心思汉。

只要时机成熟,很多汉人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三藩之乱便是明证。

“那黄先生觉得如何才能长期坚持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