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武穆遗书的包装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李岳高兴之余,也知道即将到来的反击作战,关系到明军的生死存亡。败了就那个,那个吃席。

“不管怎样,这已经是好的迹象,至少有四家是精诚团结,号令统一。”李岳嘿嘿笑道:“这全是黄先生的功劳。”

嗯,这一点黄立倒不用谦逊。历史已经改变,总归是好的。但轨迹偏离还要更大,大到足以逆袭获胜。???

现在的形势,已经是最低谷,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更坏,还能掉进十八层地狱不成?

已经是敌强我弱的局面,各家还守着各家的地盘,既分散,力量又小,怎么抵挡清军的进攻?

“茅麓山方圆百里,山林密布,地势险要,足以抵挡数倍清军的猛攻。临国公和益国公将家眷迁来,比较安全,让将士们也没有后顾之忧。”

黄立一边说着,一边拿出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写下的兵书要义,封面上四个大字“武穆遗书”。

李岳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几张纸,很想知道三太子这些日子在写些什么,应该是很厉害的东西吧?

火药的颗粒化改造,坑道爆破的威力,还有什么配重式抛石机、木炮、地雷,都是令人感到震惊的犀利武器。

在李来亨和李岳看来,这些都应该是三太子带出来的皇家秘藏兵书,海外游历也确实学到点东西,才会有这样超出常人的见识。

“这本书是岳飞岳爷爷的遗著。”黄立轻轻拍了拍这本薄册子,缓缓说道:“不知为何,竟流落海外,在一华人手中。我侥幸读过,只记得其中二三。”

“武穆,原来是岳爷爷的谥号。”李岳恍然大悟,眼神中闪过热切。

在古代,文臣的最高谥号乃是文正公,比如说宋代范仲淹、元代耶律楚材、明代李东阳、清朝的曾国藩。

而武将的最高谥号为忠武,如三国诸葛亮和司马师、唐朝尉迟敬德与李晟和郭子仪、宋代李继隆和韩世忠、元朝的伯颜和木华黎、明代常遇春等等。

但说起武将的谥号,最有名的却不是忠武,而是武穆。原因很简单,岳飞的名气太大,从古至今,都在历史长河闪烁着熠熠光辉。

所以,历史上被谥为“武穆”的那些名将,如唐朝的李光弼、北宋的高怀德、南宋的刘琦等,都被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