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九十二章 落幕 天生韩信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泾水起源于塞外六盘山的东麓,途径陇北,由咸阳东郊入渭水。(_)泾水因途径陇北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故而一遇暴雨,河水便浑浊不堪,这才有“清渭浊泾”、“泾渭分明”之说。始皇帝时期,为了动对匈奴的战争曾动过数十万的流民和刑徒赶往塞北屯垦,因此砍伐了陇北大量的树木,愈加重了水土流水之势。

泾水河道狭窄,夏秋又多暴雨,故而以洪水猛、泥沙多而著称,一年四季水汛无常,每逢大水便将下游富庶的关中大半淹没,秦人为此叫苦连连、饱受其害。

这种境况到了始皇帝元年才得以改变,一个叫郑国的水工来到了当时的秦国,向刚刚即位的秦王嬴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建议用渠道将泾水和洛水贯穿起来,沿途足以灌溉数万顷良田,不但能极大的增强秦国的国力,而且能在汛期将泾水的河水疏导注入洛水。

年轻有为的秦王嬴政对这个提议大为感兴趣,和相国吕不韦商议后便倾秦国全国之力开凿这条渠道。但渠道修到一半时,郑国的阴谋便败露了,原来是他所修建的渠道是韩国为了保持摇摇yù坠的国势,才想出这么一个“疲秦”的主意,想借此耗尽秦国的国力而无力东向。

秦王政顿时大怒,要杀郑国。郑国却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便赦免了他的罪责,继续委以重任让他修建郑国渠。果如郑国所说,渠道修建好后,浇灌了沿途四万顷良田,同时还解决了困扰秦国数百年的洪涝之灾,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郑国渠还有另一项鲜为人知的功能,那就是能蓄水,在干旱之时能关闭水闸,将水囤积起来。只是关中气候chao湿,极少有干旱之情,久而久之,郑国渠的这项功能也被人们淡忘了。

一场罕见的net雨,为韩信带来了大胜的机会。泾水有数条支流会和而成,每遇大雨便水位高涨,只有依靠沿岸的堤坝才能抵御洪水。若是平时倒也无妨,有郑国渠疏导,流经洛水入大河,此等洪水根本不足为虑,可若是人为蓄洪那就另当别论了。

冒顿虽为一世雄主,草原之上却从未听过洪水一说,更没想过洪水也能被人利用。燕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