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国之行(三) 武修在第三帝国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班超对那位校长同志实在是无语了。看来他已经有了佛家所说的执念。

原本班超说的那些反对势力是指桂系、晋系等等的那些军阀。没想到校长直接就把话题引到了最近的那个所谓的围剿上面。结果话不投机的班超不的不提前结束了那场无谓的谈话。

虽说谈话早早结束。但双方还是大有收获的。二公子的以留学德国。而班超与校长就械师的问题达成了最终的协议。那就是德国将负责帮助校长完成60个械师的训练以及装备情况。并且为了让这些械师的战斗力能够的到最好的发挥。校长将派遣几个一批军官到德国受训。而校长将以各种矿产以及部分的黄金作为交换。总的来说。这次谈话还是取的了一个双赢的结局。

“雨花台。是个杀人的好的方啊。”班超带着施密特与瓦格纳两位少校在无数明暗特工的保护下游历了雨花台。

杀人的好的方?两位少校面面相觑。

为了不被人打扰。班超谢绝了国民政府推荐的导游。只是带着两位少校在特工的保护下四处游历了起来。在轻车熟路的班超的带领下。一行人就转到了南京中华门城堡南雨花台。

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的。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的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

雨花台还是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吟咏之的。从李白、王安石、陆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鲁迅、田汉、郭沫若、刘海粟。都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的。东晋豫章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此后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

可惜了。没想到校长竟然把这里当做刑场。真是暴殄天物啊。班超不由的对校长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