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部 尚书省内 第四章 坚持更新,永不放弃 宦海风流(起点)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吏部司”的令史们还算热情地接待了丁晋,一位“员外郎”亲自出面为他介绍了述职的程序,然后由一位“令史”带着他按照严格的步骤,一一将程序完成。

这些程序,多是为防范有人冒名顶替而作的检查和核对,因为地方官员数年一次大述职,述职完后,要面临重新分配工作,所以到时候往往要发给新的“官员告身”,如果这些“告身”被不法之徒获取,将会给朝廷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可预测性。

验证的办法,第一步是调出存放在吏部档案库中的官员个人履历,也就是丁晋等人当年参加诠试时,吏部为他们每人所做的“行状”:里面有个人的乡贯户籍、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科考成绩,铨试优劣等等,其中,对于此时检查最重要的是官员的容貌特征描述,如云“长身品紫棠肤色,有髭须,大眼,面有若干痕”,或云“短小无髭,眼小,面无斑痕”,再或云:“面白无须,两眼突出”。将这些重要的外貌特征和本人一核对,如果看不出什么大问题,那就算通过了第一步骤,进入下一关。

下一道关是让官员回答问题。负责的令史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行状”中记录的东西,有些是这几年任职中,经历过的事情,可以看出,这一关的目的还是核对身份,以确保不会出现错误。不过世界的事很难有万无一失,尤其是对于咨询不发达的古代,出现官员冒名顶替并最终成功的例,也不是一个两个。

过了这一关,官员的身份也就大体核对完成,然后就是让丁晋进行“小诠考”,也就是检查一下为官几年来,你的学识、能力有没有懈怠、有没有长进。有些人一当官,便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以前的学问扔了,当官后也没有掌握业务能力,结果一被测试,却是百无一用,这样的官员,即便“评定文”中夸奖得如何之好。也是要被刷下来的。当然,在崇尚“人治”地政治制度下,这个表面严格的规定,施行不久就往往流于形式。

既然“诠考”前面加个“小”字,自然是和当初的复杂“诠试”不尽相同,“身、言、、判”四项中。只考“”项,一般是“主考令史”随便拟个题目,让官员就为官数年来的感悟、心得、体会,临场发挥写一篇围绕这个题目的文章。这种考试,既考官员的应变能力,更考究官员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