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部 尚书省内 第十一章 下属 宦海风流(起点)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第十一章下属

丁晋这个“都事官”,手下有三员大将。首发这三人,分别是“稿签令史”陈明遇,“值堂令史”杨凭,以及新被提拔起来的“稿签令史”范理。

当然,除了这三人外,第六房还有其他不可或缺的人员,如掌握各种盖印章法的“用印”令史、登记编号造册的“号件”令史、抄写誊正的“禀”令史、吏等,这些人都是精明能干之辈,甚至是再低级些的“司差门”、“承发吏”等等,也都是积年老吏,第六房这个部门想正常运转,都是缺不得的人物。

之所以说前面三人是“大将”,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工作实在是太为重要,如果是缺一位“禀”抄写员,或者是缺两个“承发吏”,顶多是影响一下工作效率,而如果缺的是“稿签”、“值堂”,很可能“第六房”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或者是出现很大的失误。

虽然,按照正规的公文处理制度,在文件审核的过程中,所有相关的官员都要一一签自己的姓名,以表示审查通过及连带责任,如果属于重要性质的文,还要钤盖部门和长官的大印。但是这其中,官员对自己经手的公文并不是很熟悉,或者说并没有达到足够保证不犯错误的程度,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官”对“吏”所从事的工作的蔑视态度造成的。在“官人”看来,那些胥吏从事的卑微繁琐的小事实在微不足道,他们中的多数人,不愿也根本不想对这类事情太过了解,可惜,这其中的门道却是很多的。

简单举个例子,古代的文字之间是没有标点符号地,一段话如果措辞不当。而审核的“官人”又没有发觉到其中的不妥之处时,这样地公文无论是“下发”还是“呈奏”,下一个阅读的人。很可能误解了意思,更要命的是,有时,那将会是大相径庭的两种意思。如孔圣人那句经典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可理解为寓意完全相反的两句话: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而“稿签令史”做的事,就是用他们对各种公文格式、文件律例、国家法令等等知识地丰富了解和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帮“官员”润笔,既使公文简洁得体,又能尽量减少、避免这种容易导致误会的语句发生;然后,“值堂令史”所负责的就是“把关”、“纠错”,以确保几乎没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