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两个人眼中的上海1 愿做强国一小民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艘船,确切地说是两艘英国太古公司的客轮,一前一海。一艘是从北方的天津来的,上面坐着《泰晤士报》的大记者莫里循先生,他的目的地已经到了;另一艘船则是要驶往北方的天津,上面坐着同盟会的总理孙中山,他的目的地也到了。孙中山和他的同伴们都穿着西装,许多还是临登船前刚刚在香港定做的,相对的,那个洋人莫里循却穿了一身长袍马褂,就像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到中国旅行时一样,他自作聪明的认为,张文英在怎么也曾经是大清朝的状元,这样穿戴应该更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总理,我们这就去见那个张文英吗?”说话的人才二十出头,长得一表人才,正是同盟会的骨干,年轻一辈的翘楚,《民报》的主笔汪兆铭,他还有一个笔名,汪精卫。汪兆铭比张文英小了四岁,对这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汉军司令很是看不上眼,在他看来,自己若是有这亿万身家,做得应该更加出色。人年轻的时候大都坏不到哪儿去,汪兆铭固然嫉妒张文英,不过起码此时的他还没有要当汉奸的心思。

有关张文英的各种传闻已经听了很不少,他们的到来也帮不上张文英什么大忙,比起立刻去见张文英,孙中山更想看看光复了的上海滩是个什么样子。

与此同时,莫里循也下了船,与孙中山一样,他也不急于去见张文英,而是想先看看上海的情况。

与十几年前一样。他刚一下船便有许多中国人围了上来。与十几年前不一样,那时候更多的是流浪汉,乞丐和孤儿。现在更多地则是推销商品地小贩和拉黄包车的。莫里循觉得上海与自己印象中已经不大一样了,却又说不出具体是哪儿不一样。

莫里循在上海的街头独自转了大半天,还是决定到公共租界去看看——在他看来,上海平静得太过不寻常了。

他很快地从工部局的英国董事那里打听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可是这些消息却让莫里循更加迷惑了。张文英夺取上海是非常轻松的,城区内几乎没有什么战斗。但是后来的安清帮暴动还是让上海蒙受了损失。张文英采取了取消复进口税等一系列措施希望稳定工商业,也的确取得了一定地成果,但是张之洞封锁了长江上游,直隶和两广来的商船也先后取消,不管张文英如何努力,上海的工商业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