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四章夜袭 伐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漆黑的密道非常狭小,很难容纳下超过六百名士兵。

刘宣亲自来到孙家庄侦察了地形,决定大部分战士藏身在地道中,剩下的一部分,则隐藏在孙家的庄园之内。

因为前几天打了败仗,张应昌这一路之上都非常小心。尤其是扎营的时候,更是要再三查探地形,这一个特点,已经被跟随袭扰的骑兵营查探清楚。

因为密道狭小,藏不下六百人马。刘宣也只能让一部分战士藏身在孙家庄附近,而面对探哨频繁的官军,这样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暴露目标,让紧随其后的张应昌提前警觉。

面对这个难题,刘宣思索了片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隐藏不下的士卒藏在孙家祖宅之内,在里面死死地堵死了祖宅的大门,让藏身在里面的士卒噤声肃静。

刘宣然后挑选识字的士卒,收集了一些破旧的白布,高高挑在村庄的周围,上面用漆黑的毛笔字写上了:“此地遭瘟,蔓延横行,死伤甚重,村中百姓皆以离去,闲杂人等请勿靠近,以免言之不预。”

官军之中读书人虽然很少,有功名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却不缺乏能认识些字的士卒,因为刘宣写的通俗易懂、比较简单,应该能让一部分士卒看懂。

以明代百姓对于瘟疫的惧怕,心中一定有所顾忌。即便不是绕路逃跑,也肯定不敢仔细搜索。这样一来,刘宣麾下的士兵暴露的风险也会大幅度降低。

况且因为连年旱灾,从天启七年陕北就已经生了乱象。百姓因为饥荒,纷纷沦落为流民,人口的死伤也非常惨重。

因为土地干旱、几乎毫无水分,加上尸首不能很好的掩埋,整个陕北之地已经流行起了一些小规模的瘟疫,所以像孙家庄这样情况,在陕北之地也非常普遍。

其实从崇祯继位之后,几乎年年爆发瘟疫,从崇祯六年开始,崇祯七年、崇祯八年、崇祯九年、崇祯十年、崇祯十三年、崇祯十五年、崇祯十六年。几乎每年都要爆发一次大规模的瘟疫。

尤其是崇祯十六年的那一次,更是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鼠疫。死于这一次瘟疫的百姓因为兵荒马乱已经无法计数,但是可以肯定远远超过百万人。

明末的时代之所以瘟疫频发,其实真正的核心还是社会问题,因为官府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