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2.结局 神风之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啪!”败了,又败了,忽必烈恼羞成怒的将手中精美的瓷器狠狠的砸成了碎片,唬得所有的内侍都拱手垂立着,生怕一不小心引起了这位大帝的不满引来不可测的噩运。(看小说到)“区区东海寇,居然如此猖狂,朕,朕要再发五十万大军,亲自征讨。”

“陛下不可啊。”侍立在一旁的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不忽木急忙劝谏着。“此番东征日本已经闹得江南骚动,百姓竞相逃亡了,要是再征日本,恐怕国本就要动摇了,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陛下,不忽木大人所言极是。”身为尚书省左丞相桑哥亲信的另一位翰林学士承旨阎复也在一旁进言着。“国库匮乏,东西两道的战事尤未停止,此时再行东征恐怕不加赋绝难足用的,可是前宋覆灭不过二十年,一旦加赋,南人恐怕就要群起作乱了。”阎复祖籍平阳和州人,其父避兵祸到了山东高唐,由此因祸得福成为了元朝四等民中的汉人,自然觉得比最低一等的南人要高上了一等。“再说了,昔日唐太宗如此英明神武,几次征讨高句丽还差一点复蹈了隋代炀帝之覆辙呢,现而今东海与日本远在海上,其形势远比高句丽要险恶的多,我军又长于骑军步战,拙于水师,实在不可再次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啊。”

“陛下,孙子言:主不可怒而兴兵!”中书右丞相完泽曾经是皇太子真金的詹事长,深得父子两代的器重,而且这个人也喜欢儒家文化,对诸子百家也有研究。“而且即便陛下有意再次东征,也不必亲自出马,不如稍待三、五年,等江南民力纾缓之后,可再命大将征讨。”

“陛下,如今皇孙尚在讨伐叛王哈丹,”宣徽院使月赤察儿也在一旁劝说着,不过他的角度显然有些不同。“万一陛下亲征东海,不知道国政可托付何人?”

在众人的轮番劝谏之下,忽必烈不得不冷静下来,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人身七十古来稀,再加上皇太子瘐死,这个时候中央政权是宜静不宜动的,因此他不得不首先打消了自己亲征的念头。至于放弃征讨东海则是不可能的,忽必烈又独裁者们惯有的坚强意志,更何况东海的存在不但威胁了江南运往大都的漕路,更可怕的是东海是个南人政权,其存在必然会激发起宋地遗民的反抗热情。

“陛下。”不过忽必烈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