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进宫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赵亮在决定拿出飞梭的时候,就有想过见到乾隆,只是他没想过会这么的快。

简直太顺利了。

自己头一天投书和珅府上,第二天上午就见了冯英廉,后者亲眼验看了飞梭织布机的效能后,当即就进宫求见乾隆,然后自己就也跟着见到乾隆了。

虽然人是趴在地上的,就是进宫途中,那眼睛都被领引的太监管着,不能东张西望,要一直瞅着地面。搞得像是他赵亮像是没来过紫禁城一样。

“小小年纪有此巧思,莫非是自幼好之?”

乾隆还没老糊涂,很清楚飞梭织布机的意义之重大,所以见到赵亮之年轻后很是吃惊。

一是震惊于此利器竟不是出于一老工巧匠之手,而是一个年纪如此青葱的小辈。旋即就有想到是不是此子吞了别人的功劳,胆大包天要蒙骗于他?

最后则惊诧于他的胆量。

无论是不是有欺君之嫌,赵亮之人的巧思聪慧都可见一番。小小年纪就投书于和珅府邸,借和珅背后的英廉之力,直达天听是其一;敢亲自上京经营酒楼是其二。

四九城里那些叫得响名号的饭庄可不是好经营的,乾隆虽深居大内对之也是颇有耳闻的!

而赵家的松鹤楼能名响中原,接连在多地开设分店,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其孤身北上京师闯荡,显然不会甘心默默无闻……

英廉、和珅都在一旁竖立,闻言默不出声。这事儿与他俩无关不是?

赵亮便是犯了贪功冒名之欺君大罪,与他俩也毛的关系都没有。二人只多是见之欣喜,操之过急,受人蒙骗罢了。

“不敢欺瞒圣上。小人自幼攻读诗书,于机关工匠一道上并无建树。”

赵亮神态也非常之镇定,早在他决定要拿出飞梭织布机的时候就有想过这一点,自己一个富家少爷从来未接触过纺织,怎么就能想出飞梭的妙法呢?

这都不是和珅有没有提醒过的事儿了,而是他做事儿前先就要想到的‘漏洞’。

他的回答是:“去岁小人于济宁、临清两地开设分店时候,曾听人提及了三两句,言西洋之地有能匠,散巧思,改织布机省半力而工十倍……”

临清、济宁都是大运河沿线的商业明珠,人来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