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大明百农 回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皇太孙上书编撰《大明百农》的折子摆在了朝堂之上,在皇帝的引导下,没有经过任何的阻力边获得了通过。

皇帝下诏,命各省布政举荐农学专才,以备皇太孙用。于是天下熙熙攘攘忙成了一片,不过由近至远,各种人才都6续往钟山脚下而来。朱允炆这次下决心要树立威信,而且编撰的《大明百农》也是为了下一步的行动,也就是为了编撰今后的“大典”造势,所以自然是下足了功夫。

从六艺书院调拨了大约三百人左右的贫寒士子,作为书写、绘画和收集资料的备用人手。接受工部有经验的官员建议,准备以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荒政等十个重点来编撰农书。

当然,《大明百农》不仅仅是皇太孙的形象工程。最重要的是要投入使用,要能广泛传播以提高大明百姓的农业技能,也只有那样,才能使自己的形象在大明的最基层生根芽。

在考虑一番后,朱允炆准备按照后世中百科全书那种编撰方法,在编撰的时候尽善尽美的同时,不但有详细的解释,并且还配有大量的图谱。以便于不识字的农民辨认。同时要求详细分类,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说农事中就包括《谷谱》、《麦谱》、《豆谱》、《麻谱》、《油谱》……等等几十个谱别。

又诸如在农本中收集全大明上下各地的种植民谣、谚语。一些琅琅上口的农谣如:“早出白云天要风,晚上黑云天要阴”、“早上浮云走,下午晒死狗”。质朴有趣的农谣不仅可以让百姓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而且也能获得了生活的经验和知识。并推陈出新,总结新的耕作经验,便于以后的传播。

以此类推,这样的要求让工部的官员头大如斗,而分门别类又不是区区农民或者官员单独擅长的,必须要经常聚在一起商量,光是这一条,就让那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官员心有埋怨,怎么能让他们和一群泥腿子共商事情呢?前来私访的朱元璋气得回到宫中大骂朝中养了一群五谷不分的废物,因为有的官员,甚至不如朱元璋懂的多。

这样和以前著书不一样的差异,曾经让参与编撰的的工部官员非常的不适应。有官员隐讳的提出了不满,朱允炆心里明白,但是也不想解释太多给他们听,因为他也不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明》最新章节网址:m.xhwx6.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