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完美装巡(二) 甲午之军工霸世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事实上,别说是274mm口径了,就算是240mm,想搞双联装+装甲炮塔的话也很勉强,于是李晖只能选择排名第三的“德国1898式210mm速射炮”。

这口径一小,布置起来就容易多了,不光是前后可以各放一座双联装主炮塔,甚至采用菱形布局、在两侧也布置主炮塔似乎同样有足够的余裕。

这个发现顿时让李晖喜出望外,日军疯狂购舰之后,硬实力已经再次反超北洋水师,因此新舰最好能够参加主力决战以增大胜算,反正装巡比防巡耐打得多、目前又是表面硬化装甲无敌的年代,就算受伤也只会是上层建筑受损、航速不会下降太多影响追击能力。

而菱形布局的火力最为均衡,在绝大部分对敌角度下都可以发挥三座主炮塔的火力,既可以配合采用舰首对敌设计的定镇经来平五舰、未来北洋水师改用纵队战术后她也照样能够游刃有余。

虽然从军舰发展的趋势来看,菱形布局终将被全中轴线布局所淘汰,但李晖设计这款舰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急,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而且这也未必一定是坏事,说不定还能误导列强的军舰设计思路、让他们多走一段弯路......

历史的菱形布局一般来说两侧的主炮都是单装、并且口还径往往要比主炮小一些,但李晖却仗着系统优化的便利,大胆地将两侧的主炮塔定为与前后主炮塔完全一样,反正就算到定型前发现实在不行,再删减也不迟。

这也是系统优化最大的优势所在,现实中的舰船设计必须要留出一定的余量,因为实际建造中难免有某些地方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纸面上的设计本身就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设计时不留余量,最后造出来的军舰十有**会根本没法使用,到那时候再改的话代价太大。

而系统优化在模拟时就可以得出准确而详细的性能参数、有严重问题会提示“方案需要修改”,同时系统产品又不会有任何的质量问题,因此李晖完全没有保留余量的必要,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军舰的吨位。

事实上,这一点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军舰的优化,只要是复合型武器,这个优势可以说是广泛存在的......

主炮不能采用性能更好的法国型号让李晖很是遗憾,好在“1898式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