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休憩 南宋之我主沉浮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正月初八,皇上的圣旨和枢密院的敕书抵达江陵府城。

圣旨与敕书之中,吴邵刚皆榜上有名,圣旨敕封吴邵刚为正七品十五阶的正侍郎,敕书敕封吴邵刚为殿前司所属催锋军副将。

同时受到敕封的还有不少人,其中兴州御前诸军所属催锋军统领蔡思伟,被敕封为从五品下归德郎将,应该说地位比吴邵刚高了不少,不过人家起点就不一样,原来的品阶也比吴邵刚高了很多。

张炳辉被敕封为五十一阶从九品承节郎,出任殿前司所属催锋军队将,马龙、王十三、杜小七和谭麻子被敕封为五十二阶从九品承信郎,其中马龙出任殿前司所属催锋军队官,其余王十三等人,则成为催锋军使臣。

可不要小看这一次的敕封,其意义是不一般的。

南宋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被称之为三衙军,他们的职责就是拱卫京城,属于皇上与枢密院直接掌控的军队,只听命于皇上和枢密院,其他人无权指挥,三衙军也是南宋最为精锐的大军,属于最为正规的中央军。

当初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登上皇位,为了防止将帅拥兵自重,威胁到皇室,故而大力加强皇室和朝廷掌控之军队力量,削弱地方军队力量,在宋太祖刻意安排之下,皇上亲自掌控的军队,不管是从兵力数目方面,还是从力量方面,远远强于地方上的军队,军中军官和军士的待遇也要强很多。

北宋时期的三衙,既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统兵机构,代表和协助皇上,与枢密院、兵部共同管辖所有军队,不过南宋之后,情况出现变化,三衙的职责被枢密院和兵部取代,而以前的三衙变成三衙军,成为皇上直接掌控的中央军,也可以说是卫戍部队,其力量远远强于其他的御前诸军。

作为三衙军之一的殿前司,又是最为骁勇的军队,直接负责京城之拱卫,殿前司都指挥使品阶为从二品,其余侍卫兵马司都指挥使、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为正三品。

分布在四川、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十支御前诸军都统制,一般兼任地方刺史,为正四品,战时,朝廷还会派遣由文官出任的承宣使或者承宣副使,直接指挥这些都统制作战。

由此可见,三衙军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