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葛亮拿什么恒久地感动着历史? 三国骁将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CP|W:300|H:384|A:L|U:https://(看小说到)/chapters/20105/31/]]]擅长写作史诗的伟大诗人杜甫极赞诸葛亮,颂之为“万古云霄一羽毛”,华夏政史第一人。wenxuemi。com诸葛亮长眠陕西汉中,与武侯墓相辉映的武侯祠中那“天下第一流”的大匾,和杜甫的名句一起,倾诉着国人对这位古圣先贤的无比崇仰。

几乎所有历史名人,生前,人们对之总是或褒或贬;死后,随着历史的复杂演进,其所受毁誉也多有变化,甚至全誉全毁,尖锐对立,而又时反时复。唯有诸葛亮,其生也倍受赞叹,其死也尽享美誉,一千八百多年来,国人对诸葛亮,一直是有口皆碑,古今共仰。今天所能见到的汉末魏晋史料,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诸葛亮自隐居隆中,到随刘备走出茅庐,统兵治国,以及死后,人们对之几乎都是众口一词,极尽赞美,偶尔有谁稍微说点诸葛亮的不足,立即会遭到激烈反驳。在汉末魏晋人眼中,诸葛亮已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

生前多美誉

诸葛亮隆中读书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而名士徐庶和崔州平却“谓为信然”。德高望重的襄阳隐士庞德公更称诸葛亮为“卧龙”,名士们也竞相许之。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有次向著名隐士司马徽打听人才,司马徽素有“水鉴”之号,极善识人,却唯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其具体所指,司马徽答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到新野投刘备,受到刘备器重,遂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其愿见之乎?”刘备让徐庶去请诸葛亮,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之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刘备即亲往拜请,遂演出“三顾茅庐”的历史名剧。管仲、乐毅,是何等样的先贤?诸葛亮以之自比,时贤们竟“谓为信然”。龙自秦汉以后,便成了封建帝王的专喻物,而时贤们竟以之喻美诸葛亮,称之为“卧龙”,这赞誉,真可谓高之又高了。而到建安十二年,诸葛亮还仅是个未出茅庐的27岁的小青年。极力赞美他的几位,除徐庶和崔州平与之同辈,庞德公和司马徽都是其长辈,且正当盛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