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十二章 海盗 水煮清王朝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谁能给朕说说,这什么格勒门德是什么意思?哼,竟敢如此大言不惭,不许我中土教徒祭孔、祭祖……居然还敢擅自下令摘除朕的题匾,他难道以为他的地位比朕还高吗?”

紫禁城,乾清宫书房!

正在跟诸臣子商议事情的康熙得知梵蒂岗主教所带来的消息之后,顿时大怒。

事实上,康熙对天主教一向是很宽容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友好的。而天主教能够得到康熙如此对待,也是由于其耶酥会传教士自身的努力。

明朝万历年间,耶酥会传教士利玛窦到达中国,取汉名,习汉语,着儒服,行儒家礼仪,阅读中国文字,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尽量适应中国固有的礼仪风俗和儒家文化,除传播宗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与当时很多有名的士大夫交游,名噪一时。同时,他又向欧洲介绍中国国情,为明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得天主教在明朝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而在利玛窦之后,又先后有汤若望、南怀仁、粟安党以及徐日升、安多、闵明我、白晋、张诚、洪若翰等一批有着深厚学术素养的耶酥会教士来到中国,并且以自己的学识得到了康熙的认可,不少满汉官员亦因为这些人而对天主教产生了好感,连康熙本人对它也是褒奖有加,认为“西洋人自利玛窦到中国,二百余年并无贪淫邪乱,无非修道,平安无事,未犯中国法度”,并手书“敬天”二字赐予北京天主堂,并说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尊敬天主”,引得不少天主教堂争相拓印悬挂。而且,不久之前,康熙甚至还在白晋、张诚等人的游说下,取消了他在康熙八年,亲政之初的定下的:只“许西洋人在京师自行其教”,“不许传教于中国及直省,开堂者禁之”的规定,准许百姓自由信教。(史实)

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达,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梵蒂岗教廷居然会传来这么一条禁令,这无异于狠狠地煽了康熙一巴掌,而且打的还是他的脸!能够忍到现在而没有把那个多罗大主教给轰出中土,康熙自己都觉得自己实在是有够宽宏大量的。

“皇上,”在书房里的都是康熙的近臣,上书房四大臣、李光地、陈廷敬等人都在,所有人都知道康熙的面孔下面就是滔天的怒火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