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7章 金州地峡(第三更,求订阅) 这个大明太凶猛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在这十里战线上作文章!

做什么文章?

想在两天内筑建一座棱堡,显然不太可能。

除了棱堡之外,还有什么防御工事?

堑壕!

铁丝网!

正是这两样构成了一战的“绞肉机”,其实这一路上,朱国强一直在考虑如何实施“堑壕战”,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经绘好的图纸,其实基本上就是照抄一战时的野战工事,只不过机枪换成了炮位。

如果不是因为古董枪不好搞,他倒不介意在这里放上几挺机枪。

路子要拓宽啊!

铁丝网当然是从另一边买来的。除了铁丝网之外,朱国强甚至还特意到买来的145毫米内径的无缝钢管,准备就地搭建化铁炉,用来铸造24磅榴弹炮的外壳。

这倒不费事,毕竟从沈阳撤出来的百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工匠。

无论挖堑壕,亦或是壕前铁丝网都不费事,真正让人烦心的反倒是几十万人的安置。首先是住房,对此那些百姓倒也有应对的办法,就是搭窝棚,这是东北特有的也是最简易的临时居所建筑。主浊用几根木棒支起一个三角形或者随地势成型,用柴草等杂物遮盖其上圈围其周铺陈其下以避风雨以抗地寒窝居度日。从关内新掠来的或者还没有成家那些汉人,在庄子里时大都住在这种窝棚。

“你算算,这些难民大概需要多少粮食?”

面对世子爷的询问,张九初立即在心里算了起来,他是年初从人圈中解救出来的,与普通人不同,他有秀才功名,其实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东虏来说,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随时可以杀头的。

因为家人死绝,所以他也留在了济南,凭着比普通人多出来的学识,在军中书吏引起世子爷的注意,被委以重任——安抚难民。

其实,这么多人里,更适合这个位置的是张春,但他是朝廷命官,不能留在这里。人家还要回到京城替自己扬名哪。

“四十三万人,一天至少五十万斤粮食,也就是五千石,一个月就需要15万石粮食,因为他们大都携带有够两三个月食用的粮食,所以,官府的手中有四十五万石存粮就足够了……”

当然,仅仅只是算口粮的话,似乎有点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