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66章:大同军议 大隋主沉浮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突厥人南下的消息如今已经传遍甘州,但甘州却显得有条不紊、忙而有序,这些长期生活在边境的驻军和百姓都知道突厥是部落国家,每个部落都有一套运作规则,各部战士平时都在本部生活,并在各部酋长安排下围剿部落附近的野狼,同时也要防范其他部落吞并本部的人口、牲口。正是这种散居各处的现状,所以突厥要想发动一场大战,首先要向各部发布命令,令各部战士在某个地方集结,弄得草原人尽皆知,向来没有什么隐秘可言,只要他们一开始拉帮结伙,就连三岁小孩都要打仗了,更何况是隋军不断派出去斥候?

因为突厥是大隋首敌,隋朝长期在草原上广布斥候,甚至把一些人收买为内间,而张须陀担任凉州大总管府以后,自己又派了斥候出来,所以当步迦可汗将本部大军集结在于都斤山山脉、金山余脉‘V’字形尖端的蒲奴水(翁金河乌兰湖)南部草原时,张须陀便知道战事要来了,他一方面派人将消息分别传给杨集、大兴,另一沿着溺水北上,前来边城大同城积极备战。

大同城位于居延泽以北,东邻现代的巴洪果尔吉山、西界狐狸山,这两座山异常高大险峻、难以攀爬,如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而夹在两山中间的大同城城墙经过独孤敏出钱改造,由以前的夯土变成了高三丈、宽一丈的条石城墙,约有十三四里的城墙向北突出,呈现出了一个巨大的半月形,而后方又有这样一道城墙,和左右山体结成一个向北凸出的瓮城,如果前面的城墙失守,后面那道墙还可以发挥御敌作用。

城内是官署和军营,而将士们的家眷,以及从周边迁徙而来的千多户汉人、羌人,则是住在更南方的镇城里,这么安排是防止北墙失守以后,城内百姓惨遭荼毒,而没有民居和百姓的拖累,士兵可以倚仗城内的军营、官署等建筑物与敌军打巷战,如果城内也失守了,他们可以再去南墙作战。这些百姓和士兵一起,在居延泽四周开垦了数百顷良田。

在这里筑城既能防御突厥铁骑,又能把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居延泽保护在南部,有了此城,百姓可以在居延泽安心耕种、放牧,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若是突厥人来袭,他们还能入城帮助士兵防御来犯之敌。

另外在城北的巴洪果尔吉山、狐狸山修建了二十多座烽火台,要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