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6章 大明需要明君 大明征服者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梁储明白杨廷和话中的忧虑,如果永王上位大力推动商业,这对于大明不会有什么坏处,可要是重征商税,必然会引起朝堂强烈反弹!

这或许将会成为皇家与士大夫之间的一场空前惨烈的博弈,永王若是败了退缩了,那么对于他的威信而言必然产生剧烈打击,可士大夫若是败了,君权必然会远远凌驾于臣权之上!

杨廷和是内阁首辅,可以说已经是人臣的巅峰,永王与他的交锋,实际上就是相权与君权的搏杀!

两方没谁能败的起,身为儒家读书人的梁储自然不希望杨廷和败,杨廷和要是败了,名教经过百年努力才得以抗衡君权的成果必然付诸流水,若是大明的政治环境再恢复到洪武、永乐时期的话,很显然无法让儒家接受。

“商税事小,传承是大啊。”杨廷和沉叹道:“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不是说我们儒家的文化就一定胜过所有的百家学说,而是因为儒家学说能够因时制宜,始终能够契合皇家的执政思想,以君权神授来稳固皇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所以我名教自汉武帝时起就一直长盛不衰,历朝历代的君王也从未兴起过发展其它学说的念头。”

梁储惊讶道:“首辅的意思是一旦永王上位,或许会兴百家学说,对名教的地位产生威胁?”

“这只是本辅的猜测。”杨廷和苦笑道:“叔厚也知道永王就藩湖州之初便在王府内大兴学堂,一开始便收了数百孤苦孩童入学,如今悉心教授七年,那学堂内的孩童已然接近两千!如果永王办学堂是以大儒传授名教学问,那一定会引起猜忌,说他意图培养人才进军仕途,从而在朝堂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不是,王府学堂教授的乃是杂学,什么物理?化学?还有匠学、商学,而儒学所占的比重不过十之一二,这说明什么?有三个可能!”

梁储肃然道:“下官愿闻其详。”

“第一个可能确实是怕引起猜忌,此点无需赘述,这第二点想来永王是为名下产业培育人才,毕竟永王在湖州有生意有所谓的工业园,做生意需要掌柜需要账房,这些人可以招收,但终究还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更加忠诚,至于工业说白了就是匠作,匠作这东西分门别类,确实也需要极多的专工人才,倒也无需多言,至于这第三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