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箭在弦上(四) 大国1942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唐甬皱着眉接过信纸展开。

这是封廖耀湘的亲笔信:

“宁邦,

反攻在即,军务繁忙,实难抽暇会晤。有关作战事宜,我师将听从指挥。

廖耀湘”

廖耀湘的字体又短又粗,每一笔都粗短有力,真是字如其人。

唐甬看着这封不足3o字的廖耀湘亲笔回信,又气又笑。一句客套话都没有,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意思,这实在可以当做简明扼要应用文的范本了。

真是见过梗的,没见过这么梗的。

不过廖耀湘已经明白说了新22师将听从指挥,这个廖耀湘虽然梗,但是说话算数,看来自己应该是不必为调度新22师的问题担心了。

得知中国远征军准备向缅北动进攻的消息,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印缅战区总参谋长史迪威中将感到有种被中国人玩弄的感觉。

蒋介石这次是绕过了他直接向远征军布命令,这意味着重庆方面连敷衍一下自己这位总参谋长的意思都没有。

虽然已经晋升到陆军中将,但是史迪威最为遗憾的就是自己这些年的军旅生涯更多的是在情报工作和军校教坛上度过的,至于真正领兵作战的经验却是乏善可陈。

多年来纸上谈兵的史迪威唯一获得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机会就是曼德勒会战,自然他的刚愎自用和缺乏实战经验的弱点立刻暴露无疑,带来的恶果就是曼德勒会战破产和远征军缅甸大溃败。

客观的讲,在远征军退回印度后,史迪威为了远征军训练重整煞费苦心,协调了重庆、华盛顿和新德里各方面的关系才有了蓝姆迦基地和鲲鹏基地的成果,这事实上也从侧面证明了史迪威长于沟通联络而短于实战临敌。

虽然酸性子乔最大的梦想就是过一回指挥千军万马斩将夺旗的瘾,但是他希望能直接掌控中**队的想法显然是天真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有尊严的国家会将自己的精锐部队交与他人之手。

随着和重庆公开翻脸,充满美国式优越感的史迪威对蒋介石的厌恶感升至顶点。而这次“花生米”公然直接指挥远征军更是令他火上浇油。

考虑到同重庆方面交涉显然是自取其辱,史迪威决定致电给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来摊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