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章 波澜 大明公侯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第八十七章波澜

因此,徐增山站在树后也没被归元节发现。【】

徐增山自重身份,也不会与归元节在这种场合下见面,也免得尴尬。

在来见陈艾之前,徐增山已经将陈艾那份卷子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直读得心潮澎湃。

正如知府姚善所评论的那样,“雄文大作,如椽巨笔”八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篇好文章。

细读之下,感觉陈艾这篇八股文却没有人普通读书人那样人云亦云,写一些套话废话。当然,也不是说陈艾所作就一味走弯路邪路,一味标新立异。其实,陈艾所抄的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新鲜的见解,发人深省不说,也让徐增山眼睛大亮,感觉到仿佛有一扇大门在自己眼前推开,里面乃是一片崭新天地。

实际上,王阳明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直中年,正是他人生观和世界观成熟的时候。这一年,王守仁先生的心学已然大成,笔下一词一句,巍然如高山耸立,一派宗师风范。

就连徐增山也心中敬服,不禁想,若是让自己来写,也未必能写得如此之好。

可惜的是,此文虽好,可有些细节还不甚完美,有些词句也显得毛糙。

徐增山所挑出的那些略微毛糙的字句其实就是陈艾凭自己本事补上去的部分,上下五千年中国只出了一个王阳明,陈艾虽然读了这么多年书,也接受过现代教育,可同这个文化巨人相比,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

但不管怎么说,陈艾如此大才,若能归于徐家门下,让自己雕琢上几年,绝对会培养出一个不逊于解缙、方孝儒的大宗师。

一念至此,徐增山再也按耐不住心头的兴奋,忙拜别知府姚善,径直跑到陈艾所住的旅店,急吼吼地就让陈艾跪下磕头。

出乎徐增山的意料,陈艾去好象对拜到徐家门下很不感冒的样子,迟迟不肯下跪,一副狂傲模样。

徐增山一看到这种情形,就误会陈艾是故做狂态,不肯去沾国公府的光。

古代的文人都有气节,最怕被人看成那种弯腰侍奉权贵以求佞进的小人,尤其是那种不世出的大名士,更是狂到没边了。这才有李白斗酒诗百篇,让高力士替自己脱靴,杨国忠为自己捧墨的佳话。

对陈艾这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