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第11章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水镜在又一次忽然出现在上书房。

朱元璋从上次的观众评论中获知“一周”在后世是指七天。

现在他仍然不清楚为什么后世人习惯使用这种纪日方式。可以确定的是两个世界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这里过了小半年,那边才过了一个多月。

什么造成时间差异?

影像制作者恐怕也不清楚,那只咕咕应该还不知道自己的视屏会投放到另一个世界,否则评论区早就炸锅。

当然,这只是从有限的画面中推测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考证。

【大家好,我们迎来这一期的最后一集《十二块木板引出的明朝旧事·终》。】

朱元璋瞧见开幕的这行字,果然与他的感觉一致,这段故事就要讲完了。

他悠哉悠哉地端起茶杯,一边不急不缓地喝了一口茶,一边瞧着画面播放。

再也没了去年九月乍见水镜时的惊愕与怀疑,现在就像听说书先生讲另一个明朝的往事般淡定。

【上次说到朱棣登基后,永乐三年第一次派郑和下西洋。此举不是耗费大量财力与人力去确定建文帝是死是活,而是要构建大明王朝的天下秩序之海洋版。

这不是对朱元璋“海禁”政策的挑衅。恰恰相反,是虎父无犬子而欲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表现。

话说朱元璋创建明朝后,一手缔造出他认可的朝贡体系。周边各国向大明称臣,定期前来进贡,而大明作为天下之主给予册封与赏赐。

这套制度在洪武年间不断完善。

洪武五年定下“厚往薄来”,洪武十六年开始对藩属国“堪合印信”。另外,藩属国必须按照规矩提交“朝贡文书”,只有获得大明检查批准才能前来进贡。

朱元璋认为明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而对周边其他小国,他划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

不征,是渴望维持一种稳定。不让大明陷入穷兵黩武之中,让各国以大明为中心保持天下太平的局面。

朝贡贸易对于大明来说是政治认同的附属品,可对藩属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经济活动。各取所需,能保持相对的和平。

朱棣上位不久就命郑和下西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