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水镜:

【当我们想从植物去探寻历史,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找到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些植物。

从哪里找?考古容易让人联想到挖土,植物考古也不例外。

简单地说,挖出一块岩土,通过碳十四检测等方式测定它的地质年代。

提取岩土中的孢粉,测定它们分属哪些不同植物、含量百分比多少等数据,以此分析当时植物的生长情况。

再以例如喜湿喜干的哪种植物多、人工种植品种多或是野生品种多等等,反推那个时代的气候与人类活动状态。

也许,有人会想的多一点。

有没有一个地方,一铲子下去能挖出好几个不同朝代的城池土壤样本,分析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朝代人类生活有何差异。

真的可以有。

中国,被称之唯一活着的文明古国,历史底蕴深厚不是一句空话。在提供考古实物证据方面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

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

听起来是不是像小说里摸金校尉的口诀,一旦破译就能找到享用不尽的金银珠宝。

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通过考古研究发现,历经风霜的开封有着世界考古史上极为罕见的“城摞城”现象。

顾名思义,开封城的地下世界像是叠罗汉,多座不同朝代的城池一层堆叠在另一层之上。

以目前的研究,最下方是魏国国都大梁,在地下十二余米深处。

在它之上,从下往上数,分别是唐朝汴州城、北宋汴梁城、金朝南京城、明朝开封城,以及地下三米左右的清朝开封城。

形成如此罕见的城摞城,其原因与开封城位于黄河边上密不可分。

当河水淹没城池携大量泥沙而来,长期堆积之后,某一个朝代的开封城被尘封了。

旧人去了,新人到来,在被尘封的土层之上又建立了新的城池。王朝更迭,一次又一次的城池兴废循环上演。

造成这种循环的原因,有自然力量,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与黄河泛滥相关。

人为因素无外乎是人类主动去引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