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下旬。

一开始罕有人意识到这是大明改制的变化之始。

上书房内,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十三人究竟密谈了什么,其内容在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

人们能看到的是朱高炽与几位堂兄被一道圣旨迅速打包扔出京城。

皇孙们被要求去微服考察。虽安排侍卫保护安全,但特意限制了一行人的出行费上限,禁止使用钞能力才能更深入田间地头。

这事说突然也不突然。

圣旨上给出义正词严的理由,朱元璋是穷苦出身,作为他的孙子不能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皇孙们该去行万里路,忆苦思甜地亲自发掘大明存在的社会弊端。

如果说几位皇孙离开金陵尚且有迹可循,另一件事则是在悄悄进行着。

——拟定全新的科举考纲!

五月上旬,朱元璋在册封朱棣为太子之际,同时发出了今年年末要进行一次特招考试的招贤令,经费由皇帝私库出。

考生不限户籍种类、性别与年龄。

换言之,这次特招与传统科举有很大区别,就连以往一贯禁止的娼优隶卒也能报名。

朝臣们基本没有反对此次特招。

一来洪武帝朝纲独断已久,二来不认为特招与他们有什么妨碍。

瞧瞧招贤令的用词,选拔懂基础农业、数术理论、新奇手工技能等人才。没有一项与传统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相关。

换句话说,男女户籍不限的特招考试,被选中者绝大多数都不可能做官。

最多是被洪武帝看中,去做些皇家私活,或是将其特长经验编选成一些奇巧淫技类书籍。

反正不花国库的钱,又不妨碍官员们的利益,搞一次特招考试就搞吧。

有多少人会来报名也不好说,哪怕皇帝说会发鼓励奖金,但又有多少人能打乱生活步调参加特招考试呢?

此时,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除了水镜的观影者们。

被紧急传召去看小冰河期故事的藩王与官员,在发表了观看观影感想后,很快接到一个重要而隐秘的任务。

他们将成为年底特招的考官,为本次特招拟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