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68 章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自从郑瑾乡试舞弊的旧案被人告发,郑迁险些致仕,在一众门生的拥护下再度还朝,也尽量不再倚老卖老,对皇帝管头管脚,近两年君臣二人还算相安无事,朝堂重归平静。

赵淳的这份奏疏,仿佛一枚炮仗扔进平静的水面,炸起千重浪花。

郑迁的老家在平江府,赵淳作为平江知府,告发了郑迁三大不法。

第一、不孝父母之举;

第一、操纵京察,打压南直隶巡抚谢彦开;

第三、纵容逆子恶奴大肆兼并、为患乡里、作恶多端。

第一点,郑迁年幼时家道艰难,被过继到一个姓郑的乡邻家中,养父母疏于照顾,三岁时就曾掉进枯井险些饿死,最终非但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还刻苦攻读考中进士。生父母见他有了功名,又强迫他改姓归宗,郑迁不肯,对其置之不理,生父母过世时,他也未曾向朝廷告丧丁忧,被赵淳抓住了把柄。

虽说情有可原,但国朝重孝道,生恩养恩同样重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功成名就之后就对生父母不管不问,不养老送终,实属大不孝。

第一点不必多说,谢彦开在南直隶的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为什么被迫终止落寞回京,满朝文武心知肚明。

第三点则更加有理有据,郑迁放纵家人大肆兼并土地,手段极其卑劣,更有许多人为了逃避杂役,投身郑家为奴,单郑家一家,就占据平江府田地十八万亩之巨,奴仆上万人,整个松江府大部分的耕地、田庄、棉纱工厂,都是郑家的私产,平江府每年缴纳的赋税是直接从郑家抬走的,府、县官被完全架空。

御书房内,皇帝捧着这份奏疏,双手都有些颤抖。

皇帝对郑迁一直是心存感激和尊敬的,即便君臣之间再有过节,也是政见不同,无伤大雅,就连郑瑾乡试舞弊的大罪,他也看在郑迁的面子上大事化小了。

卧薪尝胆铲除奸佞,扶持他坐上皇位的两朝元老,竟然是为患国朝的巨蠹。郑迁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形象瞬间崩塌,别说他的拥趸了,就连皇帝都难以接受,呆坐良久,还是将奏疏留中了,命人将副本带到内阁去,给郑阁老看看。

郑迁看到奏疏时,先是眼前一黑,原地晃了晃,被左右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