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14 章 商业与货币14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清朝的局面可以说是自己一手作出来的,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时,肯定没想到,商业还会关系着国家命脉。】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包括以下部分:

对国产货物出口实行限制,粮食、铁及铁器、硫黄、硝等严谨出口,丝及丝织品、茶叶、大黄的出口量实行限制;

严格限制中国商人制造海船,对造船规模、造船专业化控制严格;

长期实行“禁海”,对出国华商及海外华侨出海的手续要经过申请、具结、取保、船只连接环保结、舵水人等连环保结等繁琐环节;

禁止中国史书出洋,禁止中国人教外人汉文和国人学习外语;

由行商垄断对外贸易,同时对为数不多的行商进行刁难和打压。

……

【这里列出的部分,有很著名的代表性,可以清晰看到清朝如何一步步倒退,一步步把自己逼死的。】

限制出口货物,限制丝和丝织品,质比不上日本生丝,产量也比不过,想要薄利多销都没机会,于是把蚕农一步步逼死;

严格限制自己造船,严格控制造船规模和专业化,等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钢铁船的技术飞速领先,不但把大清的木船遥遥甩开,大清连技术都没有;

长期实行“禁海”,对大海上的风起云涌完全不知道,最后大清的海域主权被剥夺;

禁止中国史书出洋,于是传教士入华后回去自己写得史书比清朝文人写得更客观更真实;禁止中国人学习外语,于是大清从皇帝到官吏,都依赖翻译,都被翻译坑惨过。

建立了“广州十二行”,一边依赖十二行的行商对外贸易,一边各种刁难打压,让国内自己的商号生存艰难,外资进入后抢占市场毫不费力……

.

还是那位马嘎尔尼,他一口气提出开放7个通商港口:宁波、舟山、天津、广州等地,并且要求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仓库来收储发卖货物,允许英国在北京设立事关,允许英国在舟山附近修建设施作为存货和英国商人居住。

但是翻译把国书改得面目全非,担心这些“琐事”扰了乾隆祝寿的兴致,只谈了祝寿和进贡,英国人对大清领地的野心完全被有意遗漏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