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 章 流言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第4章

李斯这下子更睡不着了。

他想起了很多往事,那大概是七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正是秦王政十年,一年前王上于雍城加冠,趁机剿灭嫪毐之流,彻底掌握了朝堂实权。次年,吕相吕不韦也被免除相职,放逐巴蜀。

作为吕相门下的客卿,那时候李斯的日子相当不好过。

不仅因为造反犯上的嫪毐是吕相推荐给太后赵姬的,也因为吕相在朝中声望过大,威胁到了王上的统治。

造反和弄权两项大罪压下来,自然不可能只有吕不韦一个人受罚。秦王没有迁怒他们这些客卿,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了。

但很快情况急转直下,秦国贵族向王上谏言,说前六国之人多为间谍,不如尽数驱逐。

他们举例的是卫国人吕不韦,以及韩国人郑国。当时郑国正在修建沟渠,秦国却流传出郑国此举乃是“疲秦之策”。

吕不韦不是真的奸细,郑国却跑不掉。秦国贵族以此为借口发难,刚刚掌权的秦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凡大小官员,非秦人一律驱逐出去。

李斯很不巧,就是被驱逐的人之一。

秦国能成为强秦,来自六国的人才功不可没。所以尽数驱逐走这些人才,很显然弊大于利,秦王不会真的这么做。

其实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所谓的逐客令只是王上的迂回之策,暂时向贵族妥协。

他在等,等一个人能“说服”他改变主意的大才,用对方来堵住贵族的口。

由于事情牵扯到了自己,李斯也很难保持镇定。但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自保的办法,并且抓住了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很快,名传千古的《谏逐客书》被呈给了秦王政,成就了李斯在青史上的第一次扬名。

然而仓促之下做出的事情必然存在疏漏,李斯虽然成功留了下来,他自己心里却依然忐忑。

当时的他未能看清王上的真实意图,只觉得郑国之事不能再生波折。

本来贵族就是拿郑国的奸细身份说事的,但他们这番说辞也只是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可是倘若李斯在这个时候告诉了秦王郑国渠存在额外修建的问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