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1 章 文武之争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那一天的谈话之后,秦王政正式下达了在韩地推行新律的政令。因是托词为过渡之策,朝野上也没什么人反对。

韩人原本心惊胆战地等着传说中的严苛秦律推广开来,结果在扶苏有意安排的乡人解说之下,得知韩地用的是宽松的新律,简直震惊了。

“秦国有这么好的心?!”

大家都不相信,在他们印象里,秦人都十分野蛮粗俗,根本不讲道理的。

可新律摆在那里,扶苏特意让人用新纸印刷了好几版不同文字的秦律张贴在了官衙墙上。

那么多人里总有识字的,自己去看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更有住在秦韩交界处的韩人,他们这边语言隔阂不像其他地方那么深,还是能够彼此交流的。

只要询问一下对方要遵守的秦律,就能发现自己确实占了便宜。不多时就开始有秦人羡慕他们律法宽松了,抱怨自家前不久才因为犯法被罚了一甲。

渐渐的,韩人心里生出了一点隐秘的高兴,仿佛占了什么便宜一般。

气候渐渐入了冬。

冬季无事,朝堂上清闲了下来,每日朝会开始为一些鸡毛蒜皮吵架。

连吵三天没什么要紧的小事情之后,眼看着秦王政要不耐烦了,终于有人跳出来说了一件大事。

这位侍御史上来就道:

“启禀王上,臣近日命人寻访各地官学,发觉事情不太妥当。”

御史台拥有监察百官的权利,从上到下分别设有御史大夫、御史丞和御史中丞、侍御史。御史大夫权利仅次于丞相,两位丞则是御史大夫的副手助理,侍御史则是底下的普通成员。

不是所有侍御史都老老实实监察犯错官吏的,有些人就是想搞个大新闻,于是容易插手不该他们参奏的内容。

这位侍御史不知为何盯上了大秦的官学,而且看样子对官学现状很是不满。

秦国原本就有官学,是用来培养小吏的。官学中的学生并不全是贵族之后,也有表现优异的庶民。

但众所周知,比起文,大秦更重视武。所以这种只能培养小吏的官学存在感非常低,也没养出什么人才来。

最好的佐证就是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