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3 章 开始攻魏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有了大量公子公主的加入,又有造纸和印刷两大发明的辅助,精修删减版的六国史书很快就大量出现在了市面上。

但是光有书,庶民又不识字,要怎么把书中内容传播出去呢?

关在家里造了一年多字,终于重新活跃回朝堂上的李斯李廷尉献上了一出毒计。

李斯早年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是个基层官吏。他和庶民打交道不少,自然也知道庶民们一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获知消息的。

早朝上,李斯便道:

“民间有优伶,擅表演。六国多有富庶之地,优伶时常会于集市演绎滑稽故事,以此赚取赏钱。”

六国不像秦国这样奉行疲民五术,在国都等地定居的庶民们手中一般都有余钱。所以在秦国仅供上层人士欣赏的优伶表演,在六国市集也是看得到的。

这些优伶一般会拿精心挑选的各国故事加以改编,再表演给大众看。有历史故事,也有人为编纂的寓言故事。

为了自保,一般来讲优伶不会在魏国表演和魏国的昏君奸臣有关的笑话。但是如果他们跑去了楚国,那就没什么顾虑了。

所以其实各国昏君的黑历史,流传度并不低。

只不过优伶的表演对庶民来说是偶尔才能碰见的乐子,看得少,这才导致庶民经常把人物对不上号,记不得是谁干的。

李斯提议可以花钱雇佣这些优伶,在各地表演精修版史书上的小故事。正好都是些昏君闹出的笑话,改编也非常简单。

庶民的娱乐很少,偶尔有一个就能传得沸沸扬扬。一次两次看完记不住不要紧,多演几次就好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说书人,否则茶馆酒肆里安排一个,效果应该也不错。

朝堂中不止李斯了解这些,有他提议之后,很多人也反应了过来。

当即便站出来了不少朝臣附议,将此计一一完善。

已经调回咸阳任内史的将军腾补充道:

“咸阳如今齐聚六国贤才,因为此前太子殿下曾倡议放宽经商限制,周边许多庶民看见商机,在城外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市集。

臣早有管束规整之意,不如设立官方集市,约定好隔几日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