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8 章 能者必多劳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张平进入秦国朝堂一事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大家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

天底下的人才就那么多,大部分都在六国朝中任职。完全摒弃不用原六国旧臣的话,就得慢慢等待秦国官学里的新吏成长起来,那样效率太低了。

如今朝中有些臣子年纪已经挺大的,再过十来年只怕就要致仕。在秦吏能独当一面之前,总归需要一些人在中间接上。

秦王不会轻易让六国旧臣担任十分要紧的职位,可朝中又不是只有要紧的职位。

张平并不介意自己不受重用,他入朝的本意也只是为了保证韩人能在秦国有一席之地罢了。

韩侯走后他仔细思索了许久。

韩侯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秦国朝中必须要有人能替韩侯说话。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秦国朝堂里只有秦人。这很容易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韩地的人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秦王接纳。

如今秦国官学都是秦地的人入学,也几乎看不到秦国在韩地赵地设立官学。会出现这个状况,不就是因为秦王信不过六国旧民吗?

韩国根本不可能复国,他们身为韩臣,不能沉浸在灭国的痛苦里,必须要替剩下的韩人做打算了。

至少,尽快争取到更公平的待遇。

想想当初被楚国灭掉的越国,那才叫一个惨。越国王室四散进入了百越丛林,过上了如野人般的生活,原越地的人才也很难在和他们文化习俗迥然不同的楚国出头。

如果不想韩人成为下一个越人,就得主动需求改变。

张平决定以身作则,让秦王看到韩人的安分,缩短韩人融合进秦国所花费的时间。

地域的隔阂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除的,张平不知道这件事要花多久才能达成,他也控制不了韩国旧地有人搞事。

所以他只能从张氏开始约束起来,试图成为韩人中的标杆,引大家效仿。

这么做或许会让张氏背负上骂名,但为了更多的韩人能够得到重用,而非被秦国排挤,他觉得值得。

张平首先拉着儿子张良长谈了一番。

他说:

“我知道是太子扶苏和韩侯说了什么,韩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