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22 章 放榜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时间回到八月初十傍晚。

首场考罢,考生将试卷交至受卷所,受卷官一手接卷、一手发放照出签,考生凭照签到龙门接受检查过后才能离开贡院。*

至此,在贡院中苦熬两夜的他们总算能回去好好修整一夜,而考官的工作则刚刚开始。

受卷所收取士子的墨卷后,将之统一移交到弥封所,由弥封官指挥人手将墨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私密信息统统折叠,用空白纸张弥封,并印上红号,此谓之糊名。

糊名完毕,弥封所又在监临官的监视下将所有墨卷移送至誊录所,由誊录书手用朱笔将墨卷内容——包括错别字在内——皆原模原样誊抄一遍,抄录的试卷被称之为朱卷。

待得誊抄完毕,便将墨卷与朱卷一齐送至对读所,由对读所对墨卷与朱卷逐一核对,确保誊录无误。

至此,外帘四所便可功成身退。

经过外帘四所的不断“接力”,最终所有朱卷与墨卷都来到外收掌所,墨卷由外收掌官封存保管,朱卷则被送入内帘各房。

此时已是八月十二日凌晨。

贡院早已迎来考生的再度莅临。

考生在号舍中奋笔疾书,为乡试第二场而奋战时,帘内的考官亦迎来数千份亟待批阅的朱卷。

至公堂内,乡试总裁即主考官方汝辉将副考官与一众同考官召集一堂,再度重申为国选才之公平公正,便将一箱箱朱卷依照考生所治本经分发到各房。其中,《春秋》、《礼记》卷被分到一、二房,《易》、《诗》、《书》二经卷则被分到了二、四、五房。*

各房房官皆是进士出身,而房中召来的阅卷官大都是府学、州学、县学的训导或教谕,却并非湖广本省教职人员,而是来自外省。

如襄平府学的戴府教与数位训导便被隔壁一省征调而去,充任乡试同考官。

……

负责批阅《易》经卷的第二房。

领着近千份朱卷回到房中,数名来自不同州县的阅卷官不及多言,埋头苦读起来。时间紧张,这还只是第一场的试卷而已。

房中一时唯余哗哗翻页声。

时不时有人大摇其头,将手中一叠七篇试卷投入落卷堆中,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最新章节网址:m.xhwx6.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