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章 大工地 小康大道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曹杰仁他们都已经离开,修筑水坝与重塑河道的专业工程队已经开工,村里那座老水泥桥的旁边新桥也打下了桥墩。

2017年的春天,来的格外早,且温暖。

过完正月十五,村子又开始恢复到原有的秩序和节奏中来。

年轻的打点铺盖卷出门打工,留在村子里的也从过年的慵懒气氛中走出来,一面整理副业一面为春耕做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华夏这种传统的农耕民族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耕是一年中最要紧的任务,跟紧农时是庄稼人最大的本分。

和往年不同的是,村口机械声轰鸣不断。

水坝工地上人来人往,相对而言,新桥工程就冷清些,但进度却丝毫不慢。

修桥铺路原本都是大工程,但在当下这种传统认知发生了变化,除非是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或者高海拔一桥飞跨千米会让工程人员有点伤脑筋,类似村里这种投资几十万的小桥,简直和吃饭一样容易。

大量的预制件的引入,让修桥不再是一种手艺活,更类似于工厂流水线大生产。

赵昊站在功底看着工人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工作,虽然热闹程度和修坝那边不能比,但独有一种秩序凛然的美感,整个工程队像是一部精密啮合的齿轮机器,没有多余的动作,每一步都精确完美,后续步骤衔结的井井有条。

“妈的……这个国家真是不一样了啊……”赵昊感慨,童年时也常见到修桥铺路,但和眼前的场景不能比。

那时的工地上人多机械少,许多工作都是由人力完成的,比如打夯,要么是一群人推着个巨大的石碾子在新路上来回滚动,或者是一圈人抬着巨大的石块一下一下的砸着路面以夯实地基,累人且慢,往往一段路,得弄上好几天。哪儿像现在,小型压路机“突突突”喷着青烟,没半天,桥两头的辅助路段就压平实了。

“好时候啊……”晃晃脑袋收拾起自己的多愁善感,又往村里奔去。

这些日子,他的微信运动数量冠绝朋友圈,三万步打底,五万也常见。

没办法,现在的中滩村简直就是个巨大的工地。

除了水坝和桥,这几天造光伏电站的工程人员也进驻到了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