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 红楼之山海志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贾宝玉听说刘玄来了,便跟林黛玉在园子里设宴款待,还请了秦钟作陪。

秦钟早早在荣禧堂外面候着,见到刘玄跟贾政谈完话出来,连忙上前恭敬行礼道:“秦钟见过恩师。”

一段时间没见,秦钟又长高了一些。去年他抱着练练胆子的想法,得到刘玄和杨翯的准许,参加了京兆府的秋闱。不知道是杨翯的教学水平着实高,还是京兆府的秋闱有水分,居然让他中了桂榜。

今年春闱又顺势下场试了试,这回总算没有出意外,果然没中。但十六七岁的举人,已经让秦家和秦老爷乐得找不到北了。

“鲸卿能中举,多亏了杨三郎的敦敦教诲,你可有去杨府谢恩。”

“回恩师的话,鸣鹿宴后第二天就去了,给杨师磕了头。”秦钟恭敬地答道。杨翯只愿意代刘玄授业传教,但怎么都不认业师这个名头,只认师叔这个身份。毕竟秦钟是正式拜在刘玄门下,改来改去,人家会看笑话的。

“那就好。杨三郎就是因为身体太弱了,否则的话,我这个状元郎是要让给他的。”说到这里,刘玄突然想到一件事,自己为何不将贾政与杨翯打包运作呢?杨翯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勉强有个秀才身份,看样子以后是要走学问这条路。

可问题是就算走这条路,你没有功名在身,还是会比别人要艰难许多。不如把杨翯以遗贤身份举荐到国史馆去,做个《周史》编撰。从前周开始,为了保证朝廷修史的公正全面,除了名士之外,国史馆还会特意延聘乡野遗贤来参与编撰。

杨翯的才华,刘玄是完全相信的。欧阳毅可能还比不上,但是比起他的那些徒子徒孙要强许多,进到国史馆里做《周史》编撰完全够了。在国史馆里刷几年名声,等到已经修了三四十年,快要修完的《周史》正式定稿,挂个编撰检校官、或副总裁官之类的名衔,可以让杨翯直接成为名士。

老师杨慎一不方便出面为亲儿子操办这事,不是还有自己这个好弟子吗?他出面为师弟运作一番,难道不应该?

为什么要绑定贾政一起运作?这是为了掩护杨翯啊。一个秀才想进国史馆,还是阁老的儿子,肯定会遭人非议。这时把贾政推出来,那么清流、义理派的目光一下子会被全部吸引过来,到时杨翯的事就不叫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