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无(四) 红楼之山海志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父亲何必为这件事苦恼呢,而今朝中大事可不是高丽。”杨翯劝道。

“我知道,朝中大事有两,一是大行新法,二是储君之争。相比之下,高丽之事确实不算什么。”

“父亲,我听你的意思,阁老补位,也跟这两件大事息息相关。”

“是的。圣上现在最关心的是新法。只有行了新法,澄清吏治,国库充盈,圣上才有钱粮去做大事。前两年,刘四郎、胡伯恩、谢志清在两浙做得不错,颇有成效。甚至连最难搞的改稻为桑,都被他们搞得有声有色,确实难得。”

“后来刘四郎在南直隶帮圣上拔除了以甄府为首的势力,其余各家怀惧,纷纷顺服天威。圣上的意思是抓住大好时机,推行新法,内阁就是枢要所在。偏偏圣上夹袋里能够入阁的心腹亲信,能力够的有,却都是资历太浅,难以服众。”

“听了父亲的话,儿子倒是明白了,旧臣派和义理派嚷嚷着尽快定下阁老补位的人选,就是因为现在够资历入阁的,都是他们的人。”

“是的,所以圣上只能用拖字诀,拖个一两年,想必他器重的那几位臣子,也攒足资历。圣上好容易用先皇龙驭宾天的机会把两位宰辅赶出了半山堂,绝不会再放虎入山。”

“父亲,那储君之争呢?朝中上下,对大行新法反倒不怎么关注,更关心储君之位花落谁家。”

“没错。大家都在夺嫡上投了注,都想着己方赢。勋爵世家想重复先皇之时的荣耀,旧臣派想着继续保住他们的权势,义理派想获得从龙拥立之功,从而独尊百家。他们一个个,比圣上还要着急。却不知历朝历代,夺嫡是最凶险不过的,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大局已定。”

“父亲说得极是。可是能看透这些的人又有几个呢?”

“你还别说,刘四郎就似乎看透了。当年他跟我谈及史书上一些人重蹈覆辙的愚蠢事例,曾经说过,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够聪明,够幸运,不会掉进同样的坑。其实从他们那么想的时候开始,就注定要掉进同样的坑,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前辈也是这么想的。所有说,总是有些蠢人前赴后继。”

“父亲为何说刘四郎像是看明白了?”

“前些年,是圣上与先皇明争暗斗,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之山海志》最新章节网址:m.xhwx6.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