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东城门外大阅兵 武唐第一佞臣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冬十一月二十四,午时两刻。

许州城东门外,飘荡各色旌旗,刀枪兵戈林立。黑压压的人头,骑步卫士列阵,肃杀气息弥漫。沿着许州城墙,三排战鼓军车,清漆实木鼓架,置放十二寸战鼓。

鼓手立于战车,双手紧握鼓槌,等龙飞阁军令。所谓的龙飞阁,临时搭建高台,或者说讲武台。李九身着戎装,率领文武百官,共襄讲武盛举。

朝廷每年秋冬,在特定的时间,都有大型讲武。大军开拔出征,或者部队凯旋,皇帝都要讲武。目的是检验部队,提高军心士气,向藩属炫耀武力,其实就是大阅兵。

从春秋战国起,无论哪个朝代,阅兵都是传统。时间多在秋冬,要绕过耕作秋收。史载最早的阅兵,是武王伐纣前,召集周国诸侯,在盟津开会观兵。

唐朝把阅兵式,看成军事训练,是以要求极严。唐律疏议规定,参与阅兵的卫士,如果无故不到,笞刑五十皮鞭。将军们更惨,要挨六十棍,还要降低勋级。

武康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并州讲武,规模不逊于后世。平定贺鲁都曼,李九龙颜大悦,选择并州阅兵,政治意味很浓。并州是龙兴地,李渊在太原起兵;也是李九的封地,他曾被封为晋王。

日冕指向午时,李九传下军令,很快战鼓齐鸣。一鼓而誓众,告诫所有人,阅兵要开始,都打起精神。武康护卫李九,双眼目不斜视,心却不在这里,飞到城内漱玉家。

爱子长孙林惨死,彻底把她压垮,整日浑浑噩噩。以往为了开导她,所作的种种努力,全部化为泡影。每次登门造访,包括犯夜潜入,她都避而不见。更加无奈的是,女儿也不相见,还说讨论阿爹。

就在五天前,李九狩猎紫云山,武康兴致勃勃,终于有机会见面。可惜紫云狩猎,颠覆了三观,感觉非常野蛮。三面放火烧山,把猎物逼出山,由守山猎手射杀。

对李九的印象,也彻底被刷新。身披战甲戎装,跨战马持弓射,箭法也非常准,射杀很多猎物,酷似军中悍将。武康原本以为,他的文采很好,是病恹恹的书生,没想到文武双全。

狩猎过程中,有意外惊喜,跑出三头野猪,都在四百斤靠上。李九岿然不惧,冷静搭弓射箭,没有射中要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