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行军燕然都护府 武唐第一佞臣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夏四月二十,辰时四刻。

东都上林苑,西侧合璧宫,连璧殿朝会。文东武西,各分两列,按资排辈。武康站在西列,位置正数第二,前面是个老者,李孟尝字待宾。和他有些亲戚,他的发妻崔氏,是小晴的姑奶奶。

今年六十九岁,汉东郡开国公,右监门卫将军。若论官级大小,应该站在武康身后,可人家资历太老。类似于郑仁泰,秦王府的幕僚,李世民的心腹,玄武门政变时,他也是急先锋。

两家虽有亲戚,却无半分交情,从来没走动过。他出身赵郡李氏,典型的关陇门阀,对于小户武家,向来不假辞色。两人每次见面,武康笑脸相迎,都会贴冷屁股。

大殿内人声鼎沸,针对铁勒的反叛,展开了激烈讨论。有的建议安抚,有的建议讨伐,双方唇枪舌战。武康保持缄默,你们爱咋咋的,我是懒的开口,反正没我啥事。

讨论半个时辰,李九不厌其烦,拍板出兵讨伐。那么问题来了,所有精锐将领,全部派往辽东,谁来挂帅统兵。李义府慷慨激昂,列数武康的功勋,推荐为行军总管。

很快反对如潮,都是些老家伙,理由是年纪小。许敬宗也力荐,有志不在年高,变之可堪大用。朝堂变菜市场,武康昏昏欲睡,懒得毛遂自荐。能明显觉察,李九的视线,饱含着诡异,六次扫过来。

不知过了多久,李孟尝干咳,很快鸦雀无声,老家伙嗓门亮:“铁勒九姓反叛,燕然都护告急,平叛刻不容缓。漠北地形复杂,军务千思万绪,需派老成大将。老臣窃以为,郑仁泰将军,可将兵出征。”

可谓一锤定音,群臣不再争论,仁泰拱手躬身。李九沉吟片刻,话语抑扬顿挫:“上柱国同安郡公,右武卫大将军郑仁泰,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将兵平息铁勒叛乱。”

老郑高声应诺,这位万年副将,终于扬眉吐气。武康嗤之以鼻,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希望您长点心,不要刚愎自用,不要贪功冒进,更不要坑队友。

按照以往惯例,行军的大总管,推荐各副总管。群臣再度讨论,李九作为参考,开始调兵遣将:燕然都护刘审礼,铁勒道行军副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卢山道行军大总管;右屯卫将军孙仁师,降水道行军大总管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