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章 受阻 从主播到影帝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红昭愿》?”彭辉抱着手机,脑海里开始一点一点回想起当时的创作背景。

不得不说,作为专业的艺人学生,彭辉对于重新回忆这件事情,并不陌生。

毕竟不论是作为木偶戏的学生而言,还是作为一名纯粹的演员,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台词记忆。

甚至彭辉还特意做过专业的记忆训练。

记忆中,一段十分模糊的情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似乎是一首古琴曲。

名字好像是《平沙落雁》。

虽然那首古琴曲和这首被彭辉命名为《红昭愿》的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是“落雁”二字,却是王昭君的雅号。

也正是基于这种联想,彭辉写出了这样一首歌。

可这首歌虽好,但却并不适合出现在剧本里。

原因很简单。

这首歌可以是舞曲,可以是演唱,但这首歌却并不适合合奏。

而且歌词的意境也并不适合校园曲风,也和剧中二次元乐队的主题不太一样。

想了想,彭辉最终还是将这首歌收了起来。

目前来看,还不到这首歌发布的时候。

其实主要是,这首歌比较适合女音演唱,而不是男声。

以彭辉目前的声音控制力,是无法演唱出这首歌的。

所以只能选择隐藏。

然后彭辉的目光就落到了那一首描写孙权的快歌上。

很早之前,当彭辉开始学习木偶戏的时候,就曾经研究过大量的史实资料。

这些东西,看似无用,但却丰富着彭辉的知识储备。

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很显然,彭辉对于三国时期的偶人杂技表演产生了兴趣。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大量三国史实的研究。

虽然受限于时间的缘故,他只能研究一国,但主要钻研的方向,就是东吴。

一方面是因为东吴是当时比较平稳的势力,没有太多战乱,虽然内斗不休,但总体上还维持着和平。

自然的,木偶戏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

也正是因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