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96 章 195|清平岁月(25)三合一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清平岁月(25)

金家的学馆,招收的学生不少,但也紧紧是不少。多是本县的,近处的比较多,州府的人就比较少。别的县也有,但这得是那种推荐的生源或是压根就不想走科举的那些学生。毕竟这考童生考秀才,这得在各自的县考。不在县里混个脸熟,连县里的县学的教谕你都瞧不上,那你往后还考不考了。因着有这么一层顾虑,所以,来的人就有限的很。也有说蒙童可以在这边读呀。但如今这交通,去个县城都如同出远门,去个临县那就是及其遥远的地方,能供养孩子上私塾就不错了,谁把孩子送那么远去?开销不起呀。

如此,学生就分为了三拨:本县的、外县的、州府的。

这是地域划分。

而地域划分完了,这又有贫富的划分。

比如本县的,其实多为贫寒人家出身的。这里一天保质保量的抄够多少页书,可换一日三餐。餐饭简单,一碗杂粮粥,一个菜窝窝,一碟小菜。吃不饱,也饿不死。抄的多了,累计几页可以多换一样吃食。只要勤奋,在这里是饿不着的。

若是旬考成绩好,还可得奖励。从一两银子,到一吊钱不等。进步的也可获得餐券,拿着餐券领你想吃的吃食。

一时间,好些人都知道,在这里读书,花销可能是最少的。

但相反,这有钱的,日子过的好的便又不一样了。专门有小厨房伺候着,第二天你要吃什么,前一天把餐单放在门口,有专人收起来,第二天单给你做。只要有钱,日子也可过的不差。

因此,分住处的时候,珅哥儿就尽量的叫避开了。尽量按照地域和家庭条件的差异给做了区分。

相比起本地的学生而言,外县或是州府的,家境就都挺好。

外县能被举荐过来,一定不是最有才的,有才的人那边怕人才被金家连累。所以,举荐来的一定是有点关系有钱家财的。而不奔着科举读书的,哪家是没钱人?

至于州府,情景相似。有些不是家境好,而是家族大,被族里送过来了,族里负责开销。所以,手头也不紧。

而这州府的学生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此人叫路六爻,这才多长时间,这些学生,进进出出,不管贫富,都叫这家伙一声‘六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