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章 番外一:人间四月 窈窕繁华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玩宋》《闲唐》《盘秦》也很好看哦~

徐昭明一听到盛景意喊他,心里就舒坦了。他高高兴兴地说:“我跟你说,我得了本新曲谱,是从临京那边传过来的,今天正巧有空,赶紧拿来给你们看看。”

盛景意在徐昭明邀请下落座,接过曲谱看了起来。

徐昭明不时地凑近对着曲谱上的曲子指指点点,说自己以前没想到曲子还能这么弹。盛景意认真地翻了起来,发现徐昭明确实是个乐痴,但凡有点什么新曲子,他肯定能弄到手。

不过她只翻了几首,就晓得这不是临京传来的曲子,而是她叫人悄悄送去其他花楼的,现在经由徐昭明送回来,完全算是出口转内销。

上回含玉在赏雪宴上表现得很不错,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最大的难关,她已经拿到了明年参加花神夜游会的保送名额,接下来可以专心准备明年的花朝节,年前年后那些大小活动便可以不用参加。

盛景意给这些竞争对手送曲子,不是她善良大方热心助人,而是准备先给这种新曲风打好群众基础。任何艺术都不可能凭空出现,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想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完全是做梦。

这些曲子大多源自于被誉为昆曲鼻祖的曲圣魏良辅。

魏良辅和徐昭明一样痴迷音乐,常年收集南戏北曲,和一群同好对这些曲子进行再创作,形成了清丽悠远的“水磨调”,也就是后来的昆曲,在接下来数百年时间里备受文人雅士喜好,到清朝后更是连皇帝都会在自己的戏台上唱几句。

有魏良辅打好基础,后来陆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创作者,把昆曲从清唱推向舞台,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等,唱词兼顾故事性和艺术性,令一代代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

金陵城时下流行的唱法便类似于昆曲的前身。

千金楼的姑娘们的身体养得差不多了,该准备准备练习一下才艺了,盛景意本来正犹豫着该走什么方向,在扫过徐昭明送来的曲谱之后便有了决定:让昆曲提前成熟。

盛景意对昆曲的了解,其实源自于一部文艺片的拍摄,这部文艺片讲的就是昆曲传承,她在里头演一个上昆曲传习所学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