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章 权力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以政治制度史的观点而论,南北朝依然处于士族门阀统治、上层建筑高度闭塞的时代;缺乏了科举这个大杀器的选拔磨砺,依靠九品中正而上位的士人们普遍沉溺于清谈玄学、空虚飘渺,对实务可谓一窍不通。如此风气沾染之下,官吏之间彼此隔膜,案牍文书被视为是无足轻重的浊务、琐事。整个官僚系统基本是依靠本能与常识在运转,体系上下处理事务的方式可以说是幼稚浅薄到了令人发笑的地步。即使是齐王这样从底层爬起来见多识广的野心家,也难免被时风沾染,常常好高骛远谈虚弄玄,而不由自主地会轻视文件报告之类负责具体落实的“琐事”。

有鉴于此,向亮等人在公文中耍的小花招就简直是十足的降维打击了——这种打击并不是什么超越时代了不得的技术与理论,而纯粹是一个历经千年历史,在无数顶尖权谋高手的千锤百炼之后而高度成熟——乃至于过度成熟,所谓堪称天下无双的官僚体系的碾压。在整整一千年科举制度的熏陶点染潜移默化下,这个伟大的文明从骨血里就精擅于政治,尤其精擅于在舞文弄墨中、在最细枝末节的遣词造句中玩弄政治,所谓笔削春秋,不过如是。

而齐王——很遗憾,作为官僚体系还远未成熟的古人,他恐怕做梦都想象不到文字在理解与执行中的威力。

在向亮精心准备的公文中,隐藏的陷阱绝不仅仅是那整整九十来页的废话,实际上即使齐王侥幸翻到了正确的那几页,他也决计无法从长篇大论的文章中读出真正的要害来。这倒不是说公文有多么诘屈聱牙——实际上秉承着后世的习惯,他们在行文上尽量的保持了明白晓畅。但那些尖锐的、血淋淋的,真正能够动摇整个中古时代的要命规定,却被穿越小组特意请来的大秘妙笔一挥,轻描淡写的隐藏进了数不尽细碎繁杂的条文中。就算真有人要细致研读,那也只能在文字中被迷惑得晕眩昏迷,大概只能记住一堆“紧迫性”、“必要性”、“狠抓”云云。

因为这样周密细致的准备,齐王压根就没发现公文有什么不对,第二日早上便将公文画敕后迅速送回,为了表示合作的诚意,还特意送来一份手谕,让手下密切配合衡阳王府“改造农具”、“实验技术”(这是公文上给土地改革找的掩护)。向亮自是欣然笑纳。

现在长安城中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