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武拂衣心中拟定了一套学习方案。

想要读懂牛顿的书籍,必须要一定的理论体系知识,而直接上手英文版是荒唐的行为。

语言就是一道难题。

胤禟捎来的这箱书,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例,它原版是拉丁文。

眼下,这一本英文版不是正式出版物,而是伦敦本地学者的手抄译本。1

箱子里的其他论著也是拉丁文、英语混杂。

在西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认为是近年最难读懂的书之一,行文晦涩给很多门外汉设置了阅读门槛。

买书的英吉利商人彼得稍稍提了几句,他本是不求甚解,因为崇拜牛顿就将起所有文章都搜罗到手。

一路东行,从伦敦到广州,船开了大半年。

读书计划却因为书籍内容深奥复杂而彻底流产。靠岸后,在广州遇上胤禟派去的掌柜,最终以二百两的价格成交。

“这价格挺高的,堪比买玻璃窗了。”

胤禟聊起了书籍的具体购买过程。

总的来说,这次和商人彼得的交易还算愉快。

彼得向往憧憬京城的景色,希望能够机会北上一观,但他必须拿到朝廷批准的路引。

尽管广州港对西洋开放通商,洋人们却被限定在某一区域内,能够获批来京城的人很少。

彼得愿意卖出费心收集的整箱书,更多是结识人脉获得上京资格。以他的话来说,二百两银子只是成本价,根本不赚钱。

而且向掌柜再三确定购书者的阅读能力,可别做了冤大头,把牛顿的论著买回去一本都读不懂。

这种事在欧罗巴时有发生。

当东方热来袭,某些贵族买了四书五经装饰书柜,其实根本读不来几个方块字。

掌柜可不敢妄议主子的学识水平,口头应付了彼得先把书给买下,回京交差时把情况都汇报给九爷。

胤禟对商人彼得的初步印象尚可,听起来那不是种利益熏心的。

“彼得想北上入京参拜,这事却不是我能做主的。要我说,这回他也就是运气好,碰上四哥对牛顿这波人感兴趣。否则这箱子书几乎不可能在广州卖出去,还不如一堆废纸。”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