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该拆的自鸣钟,终是留不住。

康熙有了觉悟,爽快地批给老四三口价值连城的西洋钟。

以功劳论,老四从东瀛坑回来的金银足够值得这些钟。

何况这些钟其实不能算犒劳,因为拆分它们是严肃工作,是为了出海安全做保证。

某一种钟竟然能左右航海进程

这种说法从其他人口中讲出来是荒唐幻想,但出现在老四的折子上就是称述事实。

不是双标偏心,而是有实证与理论依据都摆在了案前。

当下,康熙神色严肃,阅读着老四写的西洋诸国经纬度研究进度汇总。

欧罗巴人热衷出海,他们希望提高航行安全与精准度而不惜高价悬赏。

其中不乏有人提出过以时间差定位航线的理论,以此理论衍生出航海钟的假想。

这一假想竟然可以追溯到1530年。

荷兰数学家伽马弗利斯西就想造一个精准海上钟,无奈受制于造钟的技术始终不够精湛。

一百七十多年过去,依旧没能人为制作分秒不差的时钟,却也自然而然地去想了别的办法。将视线看向天空,以月距法、木星卫星法来定位船只的位置。

引起康熙注意的不只是各种观测法,而是欧罗巴人为了做成这件事使用的手段。

折子上写得清楚,因为通讯不便,欧洲诸国本来也是各自研究,还发生过谁先取得进展的专利纠纷。

后来,诸国却纷纷开始合作。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派出天文观测队,前往世界各地为了绘制更完整的星图。

这一提议得到了其他国家的相应,尽管完美的经纬度定位尚未完成,但由此却绘制出了地球地图的大致模样。

西方的积极探索与研究在不断深入,人人都热情高涨,就连很有名的牛顿也投身于其中。

不禁要问,大清是否有做得到

若将这种研究当做奇巧淫技,在轻视它的时候,又有几个能比拟西洋研究者

一样技术能视作旁门左道,两样、三样、四样等等一堆技术叠加起来时,是否会量变引起质变

如今,航海技术没有更进一步突破式发展,可是谁也说不清革新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最新章节网址:m.xhwx6.com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