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康熙对于研究解剖学,个人持非常支持的态度。奈何他是皇帝,思考问题不能仅凭自身喜好。

为什么在绘制《钦定骼体全录》时要下绝对保密的命令?

因为早就预料到了众人的接受程度,像是老三这般满口仁义礼教之人不在少数。

解剖书的配图非常逼真,开膛破肚,血管骨骼是纤毫毕现。

如果画得不与真实情况相同,那就失去了最初研究的意义。研究人体结构,就是为了更好的治病。

这样的画作却与主流价值不符。

历朝历代有解剖图吗?

怎么可能没有。

最早可查的解剖图能够上溯五代时期。

烟萝子绘制了《内境图》,是将人体内脏器的大致位置标注出来。它有明显错误,错把肝脏标在左侧、脾脏标在右侧。

时至宋朝,获得朝廷批准编写两套解剖图。

宋仁宗在位时期,朝廷给出了一本《欧希范五脏图》。不是写书人叫作欧希范,而是被解剖那些人以欧希范为首。

当时,欧希范是与朝廷敌对的叛军首领。他与手下被击杀后,五十具尸体被开膛破肚。朝廷命医师与画工将这些尸体的情况画成册。

《欧希范五脏图》固然有医学价值,但它的成书原因是更极具政治震慑含义。

后来,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在位期间,名医杨介编撰了《存真图》。

杨介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不少修正勘误。比如校正《欧希范五脏图》,这套书画得很匆忙,当时没能找到多少专业名医加入编写,故而错处不少。

主动要求搞出一本解剖图,为此做了不少时间调查,在史料记载,他前往泗州刑场,对死刑犯的尸体进行仔细观察。

《存真图》问世,被后世奉为解剖图代表作之一,更是传至东瀛等国,对于医学发展的影响深远。

康熙看过《存真图》,在儒学盛行的东方,多数人持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杨介能写出这样一本书着实不可多得。

肯定杨介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承,此书与如今西洋的解剖图作相比仍旧差距。

难免重意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最新章节网址:m.xhwx6.com

上一章 回目录